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这种慢慢的爬行好像是在不知不觉间进行的动作,而转变方向却是出乎意料的:从一大早全彼得格勒市,它的周围地区,以及整个省都处于哈巴洛夫将军的支配下。后来一整天都没有发生任何战斗,除了库捷波夫上校在利捷因大街的某些行动(对这些行动他并没有解释清楚)之外,在御林军内的莫斯科营里也有小范围的对射。接近天黑时,哈巴洛夫的管辖下突然间没有了省,没有了周围地区,没有了市,他只能为涅瓦河和莫伊卡街之间的狭窄地带担保(即海军部小岛),加上在一边,无人知晓的小地方(即彼得罗巴甫洛夫要塞),这样又能干什么呢?

一整天都在跟城里的各种不同部队联络接洽。差不多所有的营仍然是忠诚的,只是下不了决心派出预备队和警卫队。这整个的忠实性和这些营都不易觉察地一闪即逝。只剩下的涅瓦河和莫伊卡之间地带。关于这个地带以外的一切,只传来一些断断续续的情报,很难想象出一个具体场景来。

城里除了这些部队以外,还分布有几个军事学校:2所步兵学校:帕甫洛夫军校和弗拉基米尔军校;1所骑兵学校:尼古拉耶夫军校;2所炮兵学校:米哈伊洛夫炮校和康斯坦丁诺夫炮校;1所工程学校,加上司机学校;加上2所武备学校:即海军学校、贵族子弟学校。这就等于2000多把刺刀、200多把马刀、16门炮、8辆装甲汽车。一天里曾几次有人提醒哈巴洛夫关于各军校的情况,要督促他们去行动。要相信,青年人会迫切地冲出去扑灭暴动。但是,他似乎不愿意。不!要知道,各个忠诚的营就是不去提醒和催促也是完备的,在保卫城市计划里没有列入吸收军校,什么都没有提及。吸引青年人参加政治与参与内讧,将来在社会舆论上将如何来承受指责!

在一整天的时间里,哈巴洛夫一所军校也没有去号召。让他们学习吧。地处郊区的几所准尉学校也不曾被号召。

而增援部队是这样,有的时候自己来过了,又走了。大约下午5点钟,太阳已经落了,突然从帕甫洛夫斯克开来了一个炮兵连,这还是早晨号召的,是近卫军预备炮兵连,完整的,带来8门炮,52发战斗弹头。连长波捷欣上校,虽然走路时拄着一根拐杖,但是动作很利索,看得出士兵都很听从他。

不错,这是一支很好的力量。不过,在城里如何利用这支队伍呢?毕竟不能往建筑物上发炮弹吧。

下午,哈巴洛夫的另一些后备队在市长的监督下集合起来:一个骑兵连,一个宪兵营,以及骑马警察和步行警察。他还有大批兵力集结在皇宫广场上。兵力有了,而任务却是艰巨的。往哪里调动他们?而赞克维奇将军像只鹰似的飞奔到那里去了,回来时完全是个湿漉漉的、垂头丧气的人了。对普列奥布拉任团的人是不能有什么指望的。真糟糕!

这里,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在当领导的将军们之间逐渐给锻炼出来了。(哈巴洛夫同赞克维奇的矛盾也很有影响:现在到底谁服从谁?谁领导军队?不明白。)佳热利尼科夫建议全离开市中心,到军队没有供应的地方,到郊区或者到城外去。然后从那里统一向中心地进攻。在任何情况下,从市内把不坚定的军队带出去的越多,在城里剩下的燃料就越少。

可能是这样。不过到底往哪里冲出去呢?去维堡区方面,再往远是到库舍列夫卡去取子弹和炮弹?那里是反叛分子最密集的地方,这样将会发生大的流血事件,自己的子弹又不够。

去皇村,跟当地大批的卫戍部队联合起来?在那里等待作战部队的支援是很方便的。或者加强普尔科沃高地?不过,这就意味着完全放弃保卫城市。保卫城市计划里并没有规定这件事,也没有委托哈巴洛夫。到底如何让彼得罗巴甫洛夫要塞保存下来呢……

可以采取牢固的环形防御的原则,以保卫海军部孤岛。

通过一项决定是极其艰难、很不一般的,责任也极其重大。人人都已经头昏脑涨,大家的思路很难再向前迈进一步。

然而时间在前进,一天快结束时,天还有点儿蒙蒙亮。这时皇上发布命令——结束混乱状态。不过,这是办不到的了。

一天结束了,从皇宫广场开始传来一些不能令人宽慰的情报。近卫军海军岸上部队的水兵们站了一会儿就都走了,又被基里尔大公逮捕回来了。普列奥布拉任团各连都外出吃晚饭去了,也都没有回来。帕甫洛夫营被分别安置在冬宫地下室,仓皇中从那里挣脱出来,回到了自己的营房。半个机枪连藏到了某个地方。还有克克斯戈利姆人。此后,赞克维奇把某些小部分的剩余部队慎重地从广场上完全逮捕,带到了市政府。

不过必须承认,在这几个小时内,暴乱分子的指挥部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反抗政府军队。根据侦察员们的情报来看,他们除了在塔夫里达宫外,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大批地集结。接近傍晚时,人群逐渐地从各条大街上散去。所以剩下的兵力可以直接列队齐步走向塔夫里达宫去。

但是,在保卫计划里并没有这项规定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是打击国家杜马吗?不过国家杜马不能审查怎样是敌人,或者怎样是暴动者。彼得格勒的那些军队无论根据任何计划,都没有事先规定反对国家杜马一事。

而从另一方面:如果有过某个对立的中心的话,那么,就正是塔夫里达宫了?

真是怪事。不清楚。

将军们对城市保卫计划讨论了又讨论。说实在的,他们是否有信心,海军部的孤岛还能完整地在他们手里呢?在黑暗中不得力的侦察,并没有密切注意这件事。明明知道只有几栋建筑物属于他们的:市政府本身、海军部大厦、冬宫,以及相对的(他们并没有控制)总参谋部大楼,还有海军街24号的电话局,还有骑兵团禁卫军营房。在禁区的一个边缘上还有玛丽娅宫,但是几乎没有兵力去保卫它。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组织夜间防御?这些都没有设保卫。如果让一个整连坚守电话局(为了居民的方便,电话不能中断),那么中枢是不可能有牢固的防线的。而最好是集中在某一栋建筑物里以便保卫它。

究竟选哪一栋建筑呢?赞克维奇将军提议冬宫,作为君主国的象征。而哈巴洛夫将军沉思了一阵之后,选中了海军部大厦:它的位置完全是独立的,周围都是广场,容易防御,从这栋楼那里可开辟三个线路去向四处火车站。三个方向分别是涅瓦大街、戈罗霍夫街及沃兹涅先斯基街,这些地方可以用现有的大炮来控制。它们距离市政府近,他们不能丢掉它。

天已经黑下来了,终于做出了决定:大家迁进海军部大厦里去。

调动部队是不难的,就在近处,毫无阻碍。

首先将大炮移位,绕着小花园走。

步兵径直迁移。

然后是徒步的和骑马的警察、宪兵。

队伍在昏昏欲睡和萎靡不振的状态中迁移,一整天都无所事事。

市长巴尔克就比较困难了。首先他召集了自己的官员,宣布工作停下来,解散后各自回家。(有人问了,明天来上班吗?如果只在大街射击,不妨碍安全转移。)他随身只带了几个助手。市政府已经不再是警察的中心,虽然城市电话仍然在不间断地工作,但跟大多数的警察所的联系已经中断了。

巴尔克想单独走开已经不可能了,开始烧从箱子里拿出来的秘密信件,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感到拘谨。

他命令大楼看管人员:大家走了之后,关闭市政府。出现各种情况可以往海军部大厦挂电话。

没有多少时间去吃饭了,就这样走了。

在市内远远地传来枪声,伴有火光。

汽车带着一些头面人物绕道从伊萨基大教堂旁边过。那里大约是参政院,那个方向有机枪声。不知从哪里打的,也不知是打谁。

天黑了。哈巴洛夫免不了要把这一天的情况挂电话报告给大本营。

……要想执行皇上的命令是不能了……绝大多数的部队都背叛了自己的天职,拒绝跟暴动者们打仗。其他一些甚至都掉转枪口去反对忠于皇上的部队。接近傍晚时暴动者们掌握了首都的大部分……

实际上,情况就是这样。不是某些暴动的部队,而是外来的暴动者,到处都是。整个城市都被他们占满了。

……忠于誓言的人只剩下不多的几个部队,他将跟什么人继续一起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