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在和大本营通过电报不成功地交谈后,从别利亚耶夫的住宅里出来,在秘书约翰逊的陪同下,坐上汽车去了华沙火车站,指望在那里赶上夜间最后一班开往加特契纳的火车。

但是,从特罗伊茨科-伊兹马伊洛夫大教堂再向火车站接近的地方都处于暴乱的一团混乱之中:一些人群在游游逛逛,喧闹的卡车呼啸而过,打着枪,人们拖着个什么人去惩治、殴打,暴乱已经蔓延到了伊兹马伊洛沃街区,就在傍晚前还是一片静悄悄。那时候乘车走还可以安稳地通过,现在就不用想了,是到不了火车站的了。

几次试着等待机会,绕着走之后,又试着直接冲向加特契纳公路,虽然才50俄里,夜间在寒冷的雪地上走,也是冒险的。大公不得不懊恼地承认,人们把他关在彼得格勒,得找个地方过夜。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狠狠地骂了这个没完没了的罗江科。(要知道,娜塔莎说过,你走吧!)也诅咒自己这全部毫无益处的出来,很明显,哥哥受了委屈,还和他进行了一番争吵。

现在多么想到娜塔莎那里去啊!但是,免不了要住彼得格勒的某个地方。到约翰逊住的地方?恰好那个区正在沸腾。去自己管辖的战船大街呢?那里,也不知道几条黑暗的街上变成什么样子了。再说了,现在随便在彼得格勒的一条街上乘车都是危险的。甚至在夜间速度非常快的时候,他们都能阻拦。在战场上牺牲了是值得的、是不屈的,而落到暴乱分子的一双脏手里是委屈的。在后半夜2点钟,为了借宿就去惊扰任何一个人甚至是好朋友吗?不能!原来是这样!皇宫广场区仍然是比较平静的。脑袋里马上闪现出一个念头,那就去冬宫吧,虽然从来没有在那里停留的习惯。

然而,他实在觉得吃惊:他所遇到的不是正在沉睡的幽暗的冬宫,只有一个仆人……而是灯火辉煌的,驻满了军队的冬宫!这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又多么突出的夜晚啊!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迈着轻飘飘的步子上了二楼,进入一间办公室,这时,皇宫管理员科马罗夫赶紧迎上去,立即抱怨军队占领有点儿独断专行,现在应该把军队撤出去,否则的话早晨战斗开始后,冬宫的那些不朽的珍藏就要遭到破坏了。科马罗夫跟莫吉廖夫联系过了,没从皇村给他发来明确的命令,他感到绝望了,更何况他个人权力有限。对大公的到来,他感到无比兴奋(现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无论采取什么决定,都可以指望他来承担)。把军队赶出去,才是上策。

正如面对任何一项重大责任的决议一样,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承受了这副重担。但是,拟议中的工作看来是很公正的。但谁真正能承担起破坏冬宫的责任,这可是罗曼诺夫皇朝的一块瑰宝,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不能,更何况现在正在等候哥哥的谴责(因为他今天参与国务活动而激怒)。实际上,把军队带进冬宫,这不是一种荒谬的念头吗?似乎聚在一幢建筑物里,使他们感到是整个首都。地方这么小,在这里厮杀起来他能不在场?闹风潮的这一情节再过几天会平息的,还要破坏永恒的冬宫吗?不!

从罗曼诺夫家族的大楼里向人民射击的谈话将怎样进行啊!冬宫反对人民?他从聪明的娜塔莎的面容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娜塔莎往往是开导他,要完好地、高尚地去同情社会运动。她也接待过其中的许多人。现在,她坚决地宣布:谈话不能再进行了!

看到了娜塔莎的决定,立即感到轻松了许多。天啊,他每一分钟都需要她!他是多么爱她,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刚一显露身影,他的团级军官的妻子立即将他们拉到一起,她成了他长久的情妇,一直到后来成了他的妻子。多么热心,多么有才干,多么聪明!

他命令召见别利亚耶夫和哈巴洛夫。

人来了,小个子愁眉不展的大耳朵的别利亚耶夫,蜷缩着,他们才两个小时没见面,他就已经变得黑乎乎的了。像灌铅了似的沉重的面无表情的哈巴洛夫,像个慢条斯理的衰老不堪的人。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就自己的天生的温和性格并没有因为失策骂他们。但是指出,他们犯了错误要立即纠正过来:要把军队带出冬宫。

虽然两个小时前大公还是别利亚耶夫的不拘礼节的客人,在他的办公室里喝茶,但别利亚耶夫将军因为没有任何权利讨论或者反驳御弟的意见,并不是他,而是赞克维奇想起了这座冬宫,别利亚耶夫并不认为冬宫比其他建筑更有用,但也没有反驳的理由。

而哈巴洛夫似乎没有力量,也只一般地动动舌头,表示某种意见。

他们分别去执行命令了。大公开始准备就寝,听差已经给他在一间内室里铺好床铺。

他们就是这样出去了,但是究竟到哪里去呢?

有人提议,转移到彼得罗巴甫洛夫要塞去。

确实,整个白天彼得罗巴甫洛夫要塞都还是他们的。那里驻扎着卫戍部队的几个克克斯戈利姆人连队,没有进行过任何战斗。

往那边挂了电话。(电话确实接通了,伊兹马伊洛沃籍士兵一直在守着电话局。)来接电话的是要塞司令的助手斯塔利男爵。问他:是否有可能不经过战斗就到他们那里的要塞去?斯塔利回答说,要塞是自由的,不过在特罗伊茨基广场有武装的暴乱的人群,他们配有装甲汽车,在特罗伊茨基桥上,好像还有街垒。

这种现象是不容乐观的。

到特罗伊茨基桥的那条沿河街加上特罗伊茨基桥本身,甚至桥那边的广场原有的侦察队去考察也需要半个小时。不过既然是要塞里的军官说话,那还检查什么呢?

冲过去?他们的大炮有60发炮弹,再加上1500人。但是,如果昨天不是一鼓作气地去进攻,那时还没有又饿又不睡觉的疲劳之苦。那么,现在无论是谁都不会燃起一点点激情。

将军们都开始疲惫不堪、垂头丧气起来。

究竟往哪里去?又是去海军部大厦?……

士兵们都被叫醒了。命令站队。这样就都在饿着肚子了。

人们本来是等待着容光焕发的御弟给提供出路,却没着落,又让他们站起来去排队。

命令他们出发,外边还是寒冷的,又走上了那条回头路。

星光闪烁,寒气逼人。城市静悄悄的,已经没有枪声。终于睡着了。

士兵们唠叨着:“又要把我们打发到哪里去?折腾我们干什么?我们的指挥官是不是都不会动脑筋的?”

骑兵静悄悄地迈着步子。炮车的轮子轧在雪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在既寒冷又不舒适的海军部大厦里,随便坐下了。头一低就都睡着了。

天已是早晨了,给予奴隶的不是吃的,也不是住的,而是一颗铆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