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一生中从来没有涉及过国家事务!对于他个人来说,生活是应有尽有了,服军役、运动、家庭!曾一度有过一段不幸的时间,那是弟弟格奥尔基逝世后确认他为皇位继承人。那时为使他养成习惯,而被委任为国务会议委员,甚至为了国务的实践,他参与大臣议会的会议。在那里他向来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做,而这身制服把他紧紧地固定住了,失去了已往轻松、悠闲的惬意。

然而,一九〇四年七月的一天,他正在红村兵营,那是一个幸福的夜晚,有人给他送来一封电报。他在帐篷里,在带罩的灯光下读完了电报,一阵狂喜之中他把副官喊来:“莫尔德维诺夫!快起来!拿香槟酒来!皇后生个男孩!我再也不用当这个继承人了!”

他在26岁的时候,算是获得自由了。只是个仍然穿蓝色胸甲的骑兵,驻扎在加特契纳,乘车去观看大演习……把精力都放在骑马、打网球、滑冰、看戏上,轻松自由地游玩,开开玩笑,谈恋爱。他最喜欢运动,各类运动都爱好,因为他在锻炼体力(米哈伊尔少年时代身体软弱),既追求狂热,又喜欢冒险。他的理想是驾驶飞机,他已经研究了机械,但是,还没细致到每个螺丝钉。骑兵的灵活性是他的骄傲。哥哥再也没有把他拖到国务中来。

但是,米哈伊尔并非闹着玩儿地爱上了一个离过两次婚、带第二个丈夫武尔费尔特的两个孩子的女人。大公如若和这个女人结婚,绝对得排除双重的干扰其一,她是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律师的女儿;一个离过婚的女人。然而,热恋上了是不可改变的,米哈伊尔也下定决心,不改变了。

从那个时候起,他和皇兄之间的关系很紧张,他们之间常常是这般不轻松的。尽管尼古拉年长10岁,有掌朝的经验,米哈伊尔诚挚地敬重他有头脑和分寸,但是,从擅自决定这桩婚姻之后,从前的那种纯朴的手足之情就消失了。平素本来温和的尼古拉,这回毫不留情地暴怒了,就连皇太后也非常气愤。尽管米哈伊尔也更有权报之以气愤,因为过去他们曾把他作为无活动能力的人交到元老院去抚养。

其二,当时米哈伊尔刚刚得到骑兵团指挥的委任!而他势必放弃团队,不再服军役,由于受了委屈,而放弃了俄罗斯,在英国住了两年,如果战争不开始的话,不知要住多久了。娜塔莎出于骄傲,就是不想回来,他若是能参加到英国军队去可不错。娜塔莎思维敏捷、性格坚强。米哈伊尔和她在一起,日子过得美满、和谐。不过这时她不明白,手里没有一小部分亲兵怎么可以呢,一旦打起仗来,心灵上的折磨怎么受得了啊!米哈伊尔给尼古拉拍了电报,请求回国。他曾被编入陛下的侍从武官里,被授予少将军衔和指挥当地高加索的一个旅,那是一支志愿队(不招高加索人),是一些不顾死活的勇敢人。然而,米哈伊尔本人在几次进攻中不躲闪子弹,自己在马上还很机敏,对部下极善良,这支“粗野”之师都很欣赏他。

娜塔莎后来被封为布拉索娃伯爵夫人。尽管这样,兄弟间从前那种真挚情谊已经再也回不来了。米哈伊尔于最近一个时期特别感受到了这一点,当半数的大公们像疯了一样挣脱了之后,总是力图揭穿皇上,都去谋杀拉斯普京,他们大家都期待米哈伊尔的支持,而他并不予以支持。而这里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家通过亲属们寻找影响皇上的人物,其中尤其是米哈伊尔所尊敬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罗江科。他们大家都觉得皇上的唯一的弟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会有进入国务的门路,而米哈伊尔任何门路也没有,甚至连一丁点儿愿望都没有,他是只满足于个人生活,而讨论起国家大事来甚至像个局外人一样,从来不愿意参与,却将一切强加给他了。(娜塔莎对国家杜马颇感兴趣,同情社会情绪。)米哈伊尔和这些活动家以及跟罗江科谈话,很容易就相信了他们的话是真实的,当然,尼古拉能够全面安排最好了。但是,如果是从同情这些好人的角度,他勉强试着同哥哥谈话。甚至是哥哥邀请去把话都说出来,然而,尼古拉的一些最重要的反驳观点来源于为国家局势负重所累,立即使米沙失去了语言和论据。加上他从来没有坚持自己主张的性格。

而现在,其实他和娜塔莎、自己已三岁的儿子在加特契纳,日子过得安安稳稳。一天在家,隔一天去战船街,不久前委任的骑兵总监办公室设在那里。如今又碰上城市的混乱了。是多么不走运,在他们来之前,哥哥又恰恰去了大本营。如果他在这里就好了,谁都不会来烦扰米哈伊尔。

今天米哈伊尔本来不打算进城,而罗江科特别固执地请求他来。恐怖有没有被夸大呢?昨天,星期日,白天米哈伊尔进城了,和克谢妮娅一同在彼得罗巴甫洛夫大教堂父亲的陵寝旁祭奠,而外边是十分寂静的。

然而,娜塔莎竭力说服他,因为很明显,严峻的时刻“你应该在位子上!”

在玛丽娅宫里听完了罗江科、戈利岑、克雷让诺夫斯基所有的道理,又看见他们那极其激动的情绪和不知所措的表现,米哈伊尔一下子就感觉到他们向他提出来这些是错误的。这些都是令人尊敬的有雄才大略的人,听他们讲话是令人忧郁的,难道他能够承担得了这个吗?究竟什么时候哥哥把这一类的事情委托过他?他实实在在地感到惊讶,为什么米哈伊尔总是不能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呢?在一个房间里进行这样的谈话是不轻松的,那么,若是通过电报机进行呢,那时,用词得当与否,以及也谈不上什么音调的纠正问题,就是一些词句沿着带子不停地流过去,而友好的兄弟般的忠告就将变成某种最后通牒了吗?

诚然,电报内容给他写好了,但是他看明白了,这难道不是要在首都擅自夺取政权吗?我的天哪,他们想要从那儿得到什么呢?他不能率直地反驳他们,当着他们各位的面不好意思,不过他们怎么能想得出这个呢?但是,他没有断然否决他们的坚定性。既然他已经闯来了,就要办成一件事情。

现在他感到缺少点儿什么,娜塔莎不在身边,没有人和他商量。他已习惯和她在一起共同来解决问题。

然而,面对着罗江科迟钝的圆脑袋,米哈伊尔已经知道,当然,在杜马面前不能去请求责任内阁,因为他明明知道尼古拉会急不可耐地对待这个问题。而谁在这个时候能真正是正确的,对此米哈伊尔从来都不能彻底理解。

当然,他不敢提议自己充任首都的专制者。

军事大臣的家在离砖厂胡同很近的莫伊卡。别利亚耶夫已是四十开外的人,没结婚,一个人住,是一个古怪的文牍主义者。

一个值班的电报员坐在电报机旁。安排好了传动装置,而别利亚耶夫本人去接电话,然后执行一项罗江科的委托:往皇村挂电话,传达下去,让皇后带着孩子尽快乘车远行,就在今天夜里。一系列事件在逐渐进行中!

但是,米哈伊尔当前需要的不是跟哥哥说,而是和阿列克谢耶夫将军说。不是面对面说,而是通过电报员转述他已准备好了的想法。

要说出来未来总理大臣的候选人的姓氏。虽然人们没有告诉他,米哈伊尔可不止一次地听见这个名姓并重复说:利沃夫公爵。

米哈伊尔下最大决心干点儿什么:陛下委托自己的弟弟立即在首都宣布了吗?皇上将有什么决定呢?

还有,当阿列克谢耶夫已经接到了电报,米哈伊尔领悟到了,并且以兄弟情谊劝告:皇上拟定了的要回皇村的安排,行动要推迟一些天方好。

纸带子被缓缓地扯出来,已印上了字母,这不是谈话。这里多么令人惶惑不安,若是尼古拉现在来到这里是多么不合时宜,任何人都没有把握保住他的脑袋。

阿列克谢耶夫拿着电报纸带子在那里去报告。而米哈伊尔这时并没有离开电报机,他软弱无力地坐着。这是又一次地干预了。上次是在娜塔莎的鼓励下他在十一月干预了,信从四面八方而来,强力地劝说他。最善良的人们情绪上的这种变化对他也是个致命的一击,人们说出了不满情绪和谴责,他们至今是忠于君主制的人,他们是稳健的人,他们的忠诚高于怀疑,逐渐为皇位、为国家体制感到担忧,究竟谁能留下支持他?为沙皇的家族为整个皇朝担忧。米哈伊尔那时给哥哥写了一封信。对那些似乎要觊觎皇权的人们的普遍仇视,(他是指拉斯普京、普罗托波波夫而言,但并没有说出名字来。)他们已经联合起来极左派和极右派。这就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是站在火山上,一丁点儿小的闪失将引起意外的灾难。但是,也许如果清除这些人,换上一些正派人,舆论界认同这种让步,军事胜利将会扫清道路吗?米哈伊尔怕舆论界的这些情绪,也就是说是全国的情绪,在皇上的周围还感受不到这么强烈,他也可能对它们的危险性估计不足。而谁根据职务做出报告,谁就都怕说出尖锐的实情。而米哈伊尔决心说出来是出于手足之爱。

这是今天的情况。

尼古拉当时的答复是:他们将敌视一切人,无论是派谁来担任。早在两个月之前,他们自己以及欧洲的同盟者们都大加赞颂普罗托波波夫。实际上他们达到了目的,只是不能像在俄罗斯这个样子。要记住,俄罗斯不是舆论国家。

电报纸被带动起来了。曾经也有这种事,尼古拉又是一切都不接受。关于政府也好,关于全盘问题也好,都由他自己处理,明天白天他出发去皇村。侍从将官伊万诺夫以彼得格勒军管区总指挥身份,明天出发去彼得格勒。明天可信赖的四个步兵团和四个骑兵团也将从前线出发。

这份答复中透露着坚定性。

原来是这样!电报纸带还在向公众传播。现在是阿列克谢耶夫自己代表自己,请求大公:在个人会见时,他再次向陛下请求换掉大臣们并用选举方式选他们。亲王殿下的请求书是对皇上在战争进程和国家生存所取决的决定性时刻起着极其宝贵的作用的。

多么犀利的言辞!是背着皇上悄悄说的。阿列克谢耶夫也是像众人一样说服米哈伊尔,希望他那样考虑。

现在只有一个皇上了……

不,这里有某种头脑理解不了的东西。米哈伊尔解决不了。他现在要回加特契纳,到娜塔莎那里去,去当一个老百姓。

此时传来一条消息:八个可靠的团队正开往彼得格勒,因此,别利亚耶夫精神振作起来。他不需要哈巴洛夫,既不必临时替换,也不用他来占据这个位置。他那已经完全暗淡无光的夹鼻眼镜,又闪烁起光亮来。他拒绝了那项狂妄的行动计划,即:要皇村空军部队轰炸塔夫里达宫,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怎么可以担负得起这样的责任!而目前八个团即将到来,一切都将正常。

夜里12点了,是大公该去火车站的时候了。但是,这个时候,在莫伊卡附近,突然响起了猛烈的枪声。

古怪的枪声:不具有火力战斗的性质,纯粹是为了训练听力的一片胡乱射击声,一直也没有停下来。偶尔有玻璃清脆的破碎声,射到谁家的窗户上了。

这项在枪声中冲过去的任务已经是今天一天来最轻而易举的了。别利亚耶夫央求等待,不可冒险,而大公却不接受,沉闷地坐着。更何况万一人们冲进院来,就能把汽车弄走,大公可就走不成了。

汽车开出了院落立即加快车速,直穿过了空旷的莫伊卡,向红桥奔去。

而别利亚耶夫留下之后,决定先给玛丽娅宫挂个电话,想跟大臣们聊聊各种消息,并吩咐他们都坚守岗位。秘书联系上了,叫来一个又一个大臣,来接电话的人似乎是克里格尔·沃伊诺夫斯基,不过,别利亚耶夫立即听出来不是那个人的声音。那边还握着听筒,这边却听到旁边似乎在粗略地查看某些文件的声音,有人说了奇怪的句子。

糟透了!难道暴乱者们已经占据了玛丽娅宫的主宰?!政府已经被毁灭了?!

那么,他们也要到这里来的,到军事部大楼来。自然,能在随便什么时候来到的!(还要给罗江科打电话,可是已经没有时间了!)

别利亚耶夫只有一条生路可得救,趁道路还没被截断,去哈巴洛夫的参谋部。

但是,就在旁边又响起了枪声!是不是已经往大门里冲了?

发动和开出汽车为时已晚。加上汽车防守薄弱,容易被他们拦截!

别利亚耶夫将军戴上军帽,穿上大衣,经过后门离开了。如果挽救不了军事部大楼,那就先拯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