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上海图书馆所藏的这六封文彭信札,书写时间多集中于文彭晚年,其内容囊括了文彭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面研究文彭以及吴门书画篆刻史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文献。不可否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文彭书法的独特艺术价值而得以为人珍藏并传世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不过是文彭传世信札中的一小部分,其他公私收藏的文彭信札应不在少数,作为文献价值与书法价值并存的名人手札,应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注释:

[1] 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尺牍》第二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以下简称《上图藏明代尺牍》。本文中各札顺序基本按考订的时间先后排列。

[2] 徐沁《明画录》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06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3] 詹景凤《詹氏性理小辨》卷四十一《画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2册,齐鲁书社,1995年,第571页。

[4] 张大镛《自怡悦斋书画录》卷十三《文寿承尺牍册》,道光二十年刻本,第3页。

[5] 《钦定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藏四〇《元明书翰》,《续修四库全书》第1078册,第575页。

[6] 张凤翼《处实堂集》卷一《濠上刘使君惠金鱼百尾歌》,《续修四库全书》第1353册,第219页。

[7] 《海昌朱氏康肇簠斋帖》:“甲辰三月之望,奉同衡山太史丈洎寿承、允承、子朗、公瑕游史燕峰、文选玉阳洞天,漫赋数诗,殊不能题目佳景也。隆池山樵彭年识。”转自周道振、张月尊纂《文徵明年谱》,百家岀版社,1998年,第545页。

[8] 文彭此札内容为:“子朗老弟足下:闻说河鲀上来,寻旧友生□盘期放筋,玉体喜润美。饱饭原无害,庖烹不厌精。一年尝一度,物候若为情。文彭具草。辛酉正月廿九日。《明贤墨迹》,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二年影印本。

[9] 朱谋垔《画史会要》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38页。

[10]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五《说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1册,第496页。

[11] 钱穀,字叔宝,号馨室,长洲人,为文徵明弟子。

[12]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四《文寿承与叔宝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28册,第63页。

[13] 《明名贤手札墨迹》,民国间有正书局石印本。

[14] 有关文彭书画活动中的经济意识和行为,刘东芹《射利与雅玩——文彭书画鉴藏活动中的经济意识和行为》一文有详细讨论。《第九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第234—247页。

[15] 有关顾德育的生卒年,主要依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中的记载:“《吴中旧事》一卷,旧钞本,……此为隆庆间顾德育钞本,有跋云,余尝见陆友仁书《吴中旧事》一卷于衡山先生几上,后数年,过苍雪馆,见已装帙,且用松雪翁印印之,遂假归,亦录一册,仍系徐显克昭所著《友仁小传》于后,以见非松雪翁笔也。隆庆改元丁卯四月安雅生顾德育记,时年六十有五。”见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十一《史部四》,《续修四库全书》第926册,第211页。

[16] 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七十《历朝书谱》,《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37册,第835页。

[17]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三十一《文部·三吴楷法十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1册,第193页。

[18] 文彭《寄顾克承何有斋》,《文氏五家集》卷八《博士诗集》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2册,第527页。

[19] 主要依据资料为《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及《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20] 陈于陛《承德郎刑部山西清吏司主事一山王公爱墓志铭》,焦竑辑《国朝献征录》卷四十七《刑部四》,《续修四库全书》第527册,第489页。

[21] 文徵明、文彭、文肇祉祖孙三代可谓官运不济,文肇祉以诸生入太学,亦是十试有司,均不利。

[22] 所谓贡生,就是府、州、县等地方儒学按照有关规定和手续向国家级学校推荐的诸生。争取岁贡生的资格其实是一些老秀才久考举人不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条路。

[23] 范大澈《范氏集古印谱自序》,罗福颐《印谱考》卷一,民国二十二年墨缘堂石印本,第16页b。

[24] 文彭在《蕉窗九录序》中对项元汴云:“然予窃有规焉:天下身外之物,特其寄耳。若必役役焉疲精力而为之,此累也,而亦病也。子京丈其勿留滞于物而可哉?”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185册,第297页。

[25] 范大澈《范氏集古印谱自序》,罗福颐《印谱考》卷一,第17页a。

[26] 范大澈《碑帖纪证·淳熙秘阁续帖》,《丛书集成续编》第47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第429页。

[27] 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卷十九,《续修四库全书》第1087册,第202页。

[28] 黄儒炳《续南雍志》卷十一《隆庆博士》:“文彭,直隶长洲县人,岁贡,隆庆二年任,有传。”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中央图书馆藏明刻本,1976年,第635页。

[29] 胡汝嘉的生平,笔者综合了焦竑《焦氏澹园集》、朱谋垔《画史会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顾起元《客座赘语》等文献中的资料而成。

[30] 胡跋云:“山谷老人论书要字中有笔,此帖近之,然非有砚臼笔簏者不足以语此。隆庆己巳春日,从三桥寓斋携归谛观,因题其后归之。建业胡汝嘉记事。”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卷三《唐冯承素临本乐毅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6册,第636页。

[31] 胡跋云:“旧闻衡山翁所宝平安帖,真迹入神,未获见也。今于三桥寓舍始得纵观。乃知传闻殊未尽其美。谨题此以识幸会。时隆庆庚午清明日也。建业后学胡汝嘉。”《钦定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藏二《王羲之平安帖》,《续修四库全书》第1070册,第508页。

[32] 此事见文彭写给王穉登一信:“日日欲南来,一面竟不可得。虽曰冷官,因科场近阅卷,监试伺候两厢,兼有俗人见委,亦须言还。移居之事又因房主延推催促,不可少缓……病中有佳作不见寄来,只来催图书,何俗如之,一笑一笑。彭顿首,玉遮尊兄亲家。”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中国书画全书》第13册,上海书画岀版社,2000年,第285页。按:王穉登有女适文嘉子元善。

[33] 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八《秋宇先生著述》:“先生隶书师锺元常,草书师张伯英、崔子玉,常取三人书之在《阁帖》者,从宋拓本手摹刻之,较今所传《阁帖》,神检殊胜,张草中‘耳’字长尺余,与《阁帖》异,今此本在中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43册,第406页。

[34] 此信的内容为:“瓢印大不惬意,须用重作,前日已略为改,尚未出,月初当为公料理,不误。昨有人送《太清帖》四卷,中间参错颠倒,不可装池。有便,吾兄□发来一试,何如?《艺文类聚》承赐,多谢!扁书写去,当时陈白阳有‘翠雨堂图书记’,甚好,惜不曾钩得,忆在书册上有之,但仓卒不易检耳,当容当容。彭顿首,秋宇太史兄。”《明代名人尺牍选萃》第10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48页。

[35] 钱曾《刘勰文心雕龙》后记:“然我闻项墨林每遇宋刻,即邀文氏二承鉴别之,故藏书皆精妙绝伦。”钱曾著、丁瑜点校《读书敏求记》卷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84年,第148页。

[36] 见于敏中编《天禄琳琅书目》,光绪十年刻本。按:此书目编订始于乾隆九年,乾隆四十年重为补辑定稿。

[37] 有关文彭兄弟将家族宋版书转手及其参与的刻书活动,见前揭刘东芹《射利与雅玩——文彭书画鉴藏活动中的经济意识和行为》一文。

[38] 此处董宜阳的生平综合了《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六以及《佩文斋书画谱》卷四十二中的相关传记资料。

[39] 何三畏《云间志略》卷十九《董太学紫冈先生传》,《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8册,北京出版社,第552页。

[40] 张之象(1507—1587),字月鹿,又字玄超,华亭人,别号碧山外史,晚年号王屋山人。

[41] 何良俊《与文太史衡山书》:“……春中欲一修省觐之敬,俗务纷沓,竟愆初愿,多罪!多罪!近张月鹿、董子元从吴门回,得备询动履之详,知神候精爽,有逾于昔。”《何翰林集》卷二十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42册,第177页。

[42] 文彭《次韵董子元乱后见怀》:“风日萧条独倚阑,髙歌强笑不成欢。频年兵燹何时已,此日烽烟讵忍看。千里故人劳问讯,一时黎庶惜凋残。蹉跎岁月惊新梦,怅望云间思渺漫。”《文氏五家集》卷七《博士诗集》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03页。

[43] 此见于中国文物网(http://www.wenwuchina.com),并见于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

[44] 孙鑛《书画跋跋》卷一《墨迹》:“陆子传作麻姑坛体绝精整,其行款及字大小俱仿麻姑式,宛然鲁公遗意,览至此顿觉神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6册,第34页。

[45] 王世贞《弇州史料》后集卷七《陆子传先生传》,《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49册,第287页。

[46] 陈继儒《妮古录》卷四载:“项子京藏紫端石子砚,如羊肝,不穴研池而细滑可玩,其研匣银胎外漆之,以宝珠为足,盖阴有金书题名‘隆池彭年同高阳许初观’。又‘田汝成拜观’,又……‘三桥文彭、文水、文嘉同五湖陆师道过天籁阁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18册,第6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