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湘管斋藏帖》初探——以苏州博物馆藏残拓本为中心

赵氏《湘管斋藏帖》初探——以苏州博物馆藏残拓本为中心

□ 李军

容庚《丛帖目序》有云:“丛帖之刻,始于《淳化阁帖》,而极盛于清代,习书法,言鉴别者,所必需也。”[1]纵观《丛帖目》所著录,诚然以有清一代为巨观。而进入民国以后,汇刻丛帖的活动并未因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终止,但其情势毕竟已日薄西山,与昔日迥然不同。民国间的刻帖活动,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文献价值,确有值得重视者,且有些丛帖刻成后不久,尚未系统传拓、流传,原石便因各种战乱及政治运动,遭到毁弃,拓本传世之稀,犹如宋元古刻,但声名不显,知之者甚少,自不可与宋元旧拓之声名赫赫同日而语。苏州甪直赵氏所刻《湘管斋藏帖》,就是一部从清末一直延续到民国方刻成的断代丛帖,其主人赵氏的家世生平及其本身的艺术、文献价值,以今日之眼光看来,实有深入发掘之必要。

吴湖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