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书画鉴藏与流散考略
□ 李军
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后避清穆宗讳改今名,字止敬、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晚号愙斋。苏州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官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太仆寺卿、太常寺卿、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早年受外祖父韩崇及陈奂、吴云等人的影响,酷嗜金石文字之学。吴氏一生宦迹遍及西北、东南、东北各地,政声卓著,公事之暇,则留心于钟鼎彝器、古画碑版的访求与摹拓,致力于古文字之考释与研讨,著述颇丰,其中《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等著作,久为学界所重。他是清末著名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家中收藏青铜器、石刻、陶瓦、古籍、碑拓、书画之属,甚为宏富,而近年学界多侧重于对愙斋所藏金石之研究,讨论其书画收藏者并不多。兹不揣谫陋,就历年见闻所及,略加稽考如下。

吴大澂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