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见闻志》载辽代绘画史料考

《图画见闻志》载辽代绘画史料考

□ 郝斌

郭若虚,并州太原人,宋真宗(赵恒,997—1022)郭皇后的侄孙,仁宗(赵祯,1022—1063)的从兄相王的女婿,熙宁三年(1070)官供备库使、西京左藏库使;并以贺正旦使、文思副使等官职出使辽国[1]。由此可知,郭若虚生于宋辽“澶渊之盟”(1004)之后,生活于宋、辽和平相处与密切交往的时代,并且曾以贺正旦使、文思院副使的身份出使辽国。因此,作为一位对辽代艺术有同时性的观察和直接经历者,郭若虚对辽代艺术应有较为准确的认识,其《图画见闻志》也为我们今天了解辽代艺术打开了一扇窗。

《图画见闻志》中涉及辽代艺术共有六处,分别介绍了六位辽代画家和一组署名兴宗所绘《千角鹿图》,所历时间从辽建国初期直至道宗朝百余年的历史,涉及绘画题材有鞍马、佛道、鬼神、人物写真、千角鹿图、山水林木等,蔚为丰富。在郭若虚所论及的辽代画家中,既有契丹族画家,也有在辽地的汉族画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因此不同。契丹族画家如胡瓌、胡虔、耶律倍(东丹王)、耶律宗真(兴宗),皆画游牧民族喜闻乐见之题材:髡发人物、番马、鹰犬、射雕、鹿图等,这其中蕴含着浓郁的“四时捺钵”等辽文化因素;而辽地汉族画家所绘则主要是佛道人物、山水林木等中国传统绘画题材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