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翚在近园
康熙十一年(1672)七月,王翚至近园,见杨兆鲁《自叙年谱》所载:“(壬子)七月,虞山王子石谷来,先下榻于遂初堂。八月望后,润江笪同年在辛来,下榻于近园之安乐窝,与石谷盘桓两月。石谷画《雪山图》《云泉春晓图》二大帧,又写《江山览胜》《重峦叠翠》两长卷,临唐宋元册二十二叶。在辛书围屏八幅《近园记》,题画卷数十种。”[18]
王翚作《近园图》,杨兆鲁撰《近园记》,文末曰“壬子秋日,虞山王石谷为予写近园图因作记。”九月三日,笪重光作《跋〈近园记〉》:“兹偕虞山王子石谷下榻毗陵杨青岩同年之近园,观其亭槛、堂阁、石峦、花径,布置深曲,一一出诸指挥,可谓胸中具有丘壑矣。仆坐卧安乐窝累月,自觉不称静,夜步石谷榻较论书画,漏下三鼓始就寝,水光月色从高梧偃柳中相映带,顿忘此身在城市。”[19]
王翚到近园,尚见于恽寿平《南田画跋》的记载:“壬子秋余与石谷在杨氏水亭同观米海岳《云山》大帧,宋徽庙题帧首云‘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董宗伯鉴定,为荆溪吴光禄所藏,吴氏有云起楼,盖以斯图名也。”[20]有趣的是,《清晖阁赠贻尺牍》卷下有杨兆鲁致王翚手札一通,言欲请王翚至苏州为米芾《云起楼图》全色,并为《云泉春眺图》点桃,札曰:“弟已僦寓间三处,约有数日之留。大米《云起楼图》,装潢家欲俟尊笔稍全之方可上裱。又,《云泉春眺图》桃尚未点,特遣小价相邀,万祈拨冗一过吴门,幸弗见却,足纫云谊。”[21]董其昌题跋过的米芾《云起楼图》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裱边两侧皆有董其昌题跋,诗堂为董其昌题“云起楼图”。杨兆鲁曾邀请王翚为此画全色,这是之前所不知的。
《清晖阁赠贻尺牍》卷下
王翚在近园中作画多幅,今存世的尚有不少。王翚为笪重光临《富春山居图》,又于杨氏竹深斋为笪重光作《云溪高逸图》。据前述恽寿平《画扇面册天竹蜡梅罗汉松》题跋,知重阳节时,王翚、恽寿平还与杨沇同游赏画。九月十九日,王翚作《寒汀宿雁》,自题诗堂称“顷过毗陵馆杨氏竹深斋”,并作画赠“裕如道长”,恽寿平在廿六夜作跋也提到“时石谷子留余盘桓近园”[2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翚《仿柯九思双松平远图》,王翚自题“壬子十月在近园之秋水轩,有怀秋屏尊先生,写此奉寄”,画上钤有杨兆鲁收藏印“杜园毗陵杨氏图书”。十月三日,王翚作《仿倪瓒画山水》:“壬子十月三日在毗陵杨氏之近园剪灯并识。”[23]
王翚 仿倪瓒画山水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翚从近园离开的时间也有迹可循,《清晖赠言》卷六有笪重光《题石谷先生毗陵秋兴图十二首有序》:“壬子之秋,同年友邀余过毗陵馆于家园,时虞山王子石谷至,连床夜话,讨论今昔四十余日,兴勃勃未尽,闻主人欲之澄江,遂俱告归。石谷还虞山,余返京口。”[24]《国朝名家书画集玉》收录有王翚《古柏》,落款为“戏作于毗陵舟次,十月十三日”,《仿云林古木平岗图》落款为“十月十七日泊舟毗陵之西郊”[25]。因杨兆鲁外出,王翚与笪重光、恽寿平等离开近园泊舟西郊,时间应在十月十三日之前。
笪重光跋《王翚临王维山阴雪霁图》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恽寿平作诗四首以纪泊舟之兴:《壬子十月与江上笪先生、乌目山人同聚西郊,泊舟夜谈,与江上翁合成此图相对笑乐,但石谷子从壁上观,得毋不战屈人邪》《壬子十月江上笪御史同石谷王山人浮舟毗陵水次,盘桓霜林红叶间,属王山人为图,各赋诗十二章以志胜事》《题石谷先生毗陵秋兴图》《壬子冬夜同笪侍御在辛泊舟西郊,观乌目山人雪图因题》。[26]
后杨兆鲁也听闻此事,戏作一七律《笪江上舟泊城皋,载石谷写景半月,余不知也,归后赋赠》:“河畔逍遥事可传,法书名画米家船。龙沙寺北飘枫叶,石佛庵西系菜田。酒兴夜浇篷外月,笔花晓发水中烟。都知问字无寻处,好共商量写巨然。”[27]
杨兆鲁富收藏,家中多宋元名迹,收藏印有“遂初堂杨青岩真赏”“兆鲁”“青岩”等,故宫博物院藏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董其昌《仿巨然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蔡襄《远蒙帖》、苏轼《子厚宫使札》、吴镇《秋江渔隐图》、赵原《溪亭秋色图》等皆为杨兆鲁旧藏,其中吴镇《秋江渔隐图》,笪重光题曰“壬子秋日,观于青岩之近园”。[28]
《真迹题跋录》中的《王石谷〈临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王翚在十年后重题“恨笔不逮古,虽重加点定,于痴翁神气终隔一尘”,这里透露了一个细节,王翚不满十年前的临作,于是又重加点定。王翚后面是笪重光的题跋:“右一峰富春卷,虞山王石谷临于壬寅之夏,江上外史笪在辛观于壬子之秋,时同榻于杨氏之近园。”康熙十年(1671年)冬日,王翚作有《临王维山阴霁雪图》,次年王翚访近园时携来此卷,笪重光作跋:“题王石谷临右丞山阴雪霁图,时在晋陵杨氏之近园。”[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