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白天的时间很紧张,正处于秘而不宣地进行准备的紧要时刻,军队正悄无声息地集结和调动:有的正从阵地上往下撤;有的正向车站行进;有的正在登车;还有的已经发车。

只要这一切进行得顺利,统帅又能预见到一切细节,作为对他的奖赏,所有部队都会按指定时间到位,会合一处做好攻击的准备。

认真负责的别利亚耶夫毫不延误地通报说,由于顾惜海军部大厦,最后一批部队也从那里撤了出来,可他们由于不十分可靠,被遣散到各营房去了。看起来,彼得格勒城里的对抗停止了。可这一点早就清楚了。

从莫斯科的姆罗佐夫斯基那里没来任何回信,也没有向他们宣布戒严,不过,或许也不需要这样。午间他们用电报查问了莫斯科铁路枢纽的情况,没有发生任何破坏性事件,列车完全没有中断。

似乎还有点儿什么不完备的地方令阿列克谢耶夫感到不安。对了,在目前形势下不能依赖电报和电话,伊万诺夫应该有自己的电台。于是,阿列克谢耶夫发出了命令,从西方战线给伊万诺夫调拨这样一部电台,要在途中赶上他,交到他手中。甚至干脆这样:再调一部中频的到涅韦尔市,这部电台可以联系三个方面——伊万诺夫的作战部队、普斯科夫市和大本营。

军事大臣在彼得格勒神奇地安然无恙(这证明了形势的不可捉摸,而且他们并没有失掉首都的一切),使阿列克谢耶夫有义务向他报告所采取的措施和所派出的部队的情况,因为无法把这样的报告发给皇上。(沙皇的列车仿佛失踪了,没有车站通知有专列通过。)于是,傍晚时阿列克谢耶夫往彼得格勒的总参谋部给别利亚耶夫拍了一封详细的电报,附有所派出部队、它们的指挥员、到达首都日期的清单(塔鲁京先遣团应于明天黎明时分到达),甚至报告了从西南战线撤下了近卫军,以及继续增派军队的打算。

从彼得格勒来的情报很少,且断断续续的,以致他自己在大本营的高级代表们不得不利用意大利和法国在首都的谍报人员的报告。他们选择采用这些报告,得知监狱都被打开了;老百姓武装起来了,而相反军官们被解除武装并被逮捕;“阿斯托里亚”旅馆被焚毁,普罗托波波夫逃跑了。这个法国人肯定地说,个人财产仍然受到尊重,杀人也只是作为一种镇压手段或者出于错误。

可从另一方面说,根据别利亚耶夫的电话窃听,有人说玛丽娅宫里成立了雅各宾式的政府。这纯属谣言。但塔夫里达宫里却真的成立了一个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该委员会已经发出第二封电报,声称自己的目的在于控制无政府状态,并且实质上是临时行使政府职能。

但这都是些有理智的人,他们不可能胡来;他们是有节制的,完全控制着局势,不会发生什么大事,只不过那些太不中用的大臣离开了。并不是革命的多头蛇吞食了彼得格勒,而是一帮自由派的文化人把它夺到了手。在旧政权和哈巴洛夫的司令部消失的情况下,杜马委员会的出现是一件积极的事。这里都是些杜马议员,大多数不是社会主义者,不是血腥的强盗,而他们的首脑是君主主义者罗江科。

不错,罗江科是不知深浅,令人讨厌,他不仅向大本营发电报,而且给所有的总司令部发。给各战线总司令发电报近些天来成了他的惯例。但不管他是怎样一个瞎忙活的人,怎样由于虚荣心作祟而胆大妄为,可他分明不是个革命者。

阿列克谢耶夫竟这样考虑起来:如果暴乱平息了,那么,还针对谁调集和派出军队呢?又不是针对罗江科和米柳科夫,这多么荒谬啊!如果彼得格勒自行安静了,军队又来反对谁呢?

可是,这个杜马委员会究竟是否控制着首都呢?很明显,不是。暴乱的不良影响沿铁路线扩散开去的危险真的过去了吗?

不过,好在听信了基斯利亚科夫的话,没有夺取掌管铁路令人操心的权力。沿线分发的国家杜马委员布勃利科夫的电报,显然是代替交通部长的,无论怎么说也不是破坏秩序的,而是号召铁路员工意识到交通运输对于战争和整个后方的重要性,更加奋不顾身地加强列车运行。

阿列克谢耶夫一开始就不喜欢这一镇压行动,他认为军队应该在前线,他们的位置在那里,而不是到自己的首都去。

现在,要是能把这一切报告给皇上就好了,说不定皇上还会撤回军队呢。可过几个小时他就会到皇村了,在那里他会看到一切的。阿列克谢耶夫可无权撤销皇上的命令。

尽管有这么多疑虑,但他不仅没有停止和改变一项命令,反而把它们完成得很精细。他甚至给北方和西方战线发了电报,预先提示他们有可能还得增派步炮团和骑炮团。

在彼得格勒发展迅速的暴乱中,最令人费解的是暴乱发生的原因。

晚上8点钟以后,阿列克谢耶夫与总司令们交换了如下看法:在这场暴乱的准备阶段,对手可能参与得相当积极。可现在,他当然明白,革命者成了彼得格勒的临时主人,于是,他通过自己在前线的积极活动尽量利用这一点。他也需要这样来准备个人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