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该拐弯了,格奥尔基拐了过去,他先顺着斯特拉斯特林阴道走,然后顺着彼得罗夫大街走。这里没有红色的游行队伍,保姆们跟往常一样推着摇篮车;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和棉手套的孩童嬉戏着。这里完全是另一种红色,看了并不让人生气。
如此看来,古奇科夫说的应当赶紧提醒他们是对的?
或者正相反:这意味着已经闹出事来了?
如果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向全国蔓延,那就是闹出事来了。
要是再蔓延到前线呢?
那前线会怎么样?……
但是,如果可以把所发生的事变称作革命呢?那么,这就是革命了?不,这还不是革命!要知道,它没有任何力量。现在,只需一个坚定的好团队就可以控制住摇摇欲坠的莫斯科。
可是,从哪儿马上就能弄来这个团队呢?看得出,在莫斯科没有这样的团队。
而且,如果马、步、炮三军全都掌握在军方手中,还会有什么革命?如果军队不承认,那就不再有任何革命,这就是一场空。
现在,到了大本营可以决定一切的时候了。(只是皇上为什么离开了那里?)肯定会有忠诚的部队从四面八方向大本营聚集。
赶紧到大本营去?
他越是觉得应该投入某种行动,就越是觉得这些天过得可耻。
到大本营去!这突然显得不容置疑,甚至刻不容缓!
就是说,应该到亚历山大火车站去!可他已经向特鲁巴广场走去,只是走了一段弯路。
他已经拐过弯去。
这时他看到,特鲁巴广场上有一群报童,他们正兴高采烈地挥动着报纸,一边奔跑一边大喊大叫。人们立刻向报童奔去,把他们团团围住,从他们手中往外抢报纸。
格奥尔基也跑过去。这不是传单,而正是他所需要的东西。他挤进人群,来到报童跟前,买了份报。买到报的人立刻读起来,随后大呼小叫起来。报童仍然在叫卖。
他们喊的是:沙皇在前往彼得格勒的路上被截住了?
这是一张以前没见过的小报——《莫斯科报业新闻》。尽管这报不大,但每个黑体字标题下都有一个主要内容,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海军部大厦陷落……普列奥布拉任团连同军官转入革命阵营……原来如此……沙皇陛下的私人卫队转向革命一边……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出行……专列在尼古拉铁路线上受阻……
说得不清楚:怎么,是被捕了?
是谁抓了他?什么时候?他眼下又在哪儿?
古奇科夫正是看准了沙皇在旅途中这种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理状态……
格奥尔基慢慢地挤出人群,回到林阴路上,拿着这张小报坐在覆着雪的冰凉的长凳上。
皇上这次冒险的、不知在哪里中断了的旅行,令人震惊。
这样一来,大本营会怎样?沙皇不在那里,阿列克谢耶夫怎么办?没有了沙皇的名义,大本营就会变得软弱无力。如果沙皇在暴乱者手中,大本营就做不了决定,也不能开始军事行动。
到大本营去,也没什么必要。
可是,军队怎么办?(整个战争又怎么办?)
他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良知要求他采取行动,理智却没给他指出路来。
在这场战争中,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格奥尔基不止一次违背相信个人意志的信念。不知为什么,他感觉到一种被施了魔法般的致命的软弱无力,乃至在事变的中心和最需要的地方,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力扭转事变!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不顺着尼古拉铁路线赶回原处?还是干脆到彼得格勒去?说不定那里还有什么……
这是一种出于极端冒险的想法,可不管怎么说,事变的中心在那里,但是,不可能仍然像小报上写的那样,没有什么改变吧?总可能采取些行动吧?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军人,即便上百次面对强敌,可一旦突然的事件袭上来,包围了你,身穿军装的你也会跟普通人一样软弱、无能为力。
不管去不去彼得格勒,在尼古拉火车站却可以从旅客当中了解到一些准确消息。
于是,格奥尔基向尼古拉站赶去,一路上他把没处消耗的力量都用到了腿上,放开脚步,先是挤挤撞撞地穿过特鲁巴广场,然后顺着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林阴道向上走,为了避开米亚斯尼茨基门和红门那里可能有的混乱,他顺着乌兰斯基大街和多姆尼科夫卡抄近道走去。
他在小胡同里没发现什么异常,当他穿过花园路时,路上仍有很多人,这些人既高兴又不知所措。在向卡兰乔夫广场走时,他已经不知不觉地采用起“革命”这个词了。
战争期间的革命!即使它的目的是摆脱战争,这已经是战争的彻底失败了。这甚至比把战争拖延下去更糟。
走在卡兰乔夫广场上时,他心中同样充满了失去理智的、兴奋的、毫无目的的闲逛心情。
火车仍旧若无其事地从尼古拉站发出。再过几个小时他就可以乘车走了。
既然领导革命的是国家杜马,那么,又怎么能在彼得格勒反对杜马呢?跟谁一起干?跟彼得格勒那些毫无用处的预备部队吗?正是这一点使他更感到荒谬。
正想着,从彼得格勒来的火车到了。格奥尔基赶紧到人流中去找熟人,尤其是军官。
他没能找到熟人,却发现所有的军官都没带武器。他叫住一名大尉。后来又有一名大尉主动跑上前来。
他们心中充满希望,表面上不像莫斯科的军官们那样惊慌失措。他们描述说,无论如何不能到那里去,你一到站台就会遭到迫害。走路只能穿便服并不带武器。他们讲了各种情况,真的令格奥尔基心里发慌。虽说他习惯了各种遇到的危险,可是,他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危险。
沙皇在哪儿?他的专列怎么样了?他俩没听说,没遇见?
他们什么也没遇见。沿途哪里也没有看到类似的迹象,不然,他们是能看到的。
格奥尔基一点儿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不,回彼得格勒去当然是错过了时间,这是个荒谬的想法。
皇上的这次出行也是荒谬的、令人不解的、自杀性的!应该说,他一开始就了解事变,可这些天来他决定了什么呢?他去哪儿了?……
格奥尔基也没打定主意离开车站。他困惑不解地淹没在车站的人群中。他往餐厅方向走,打算一边吃午饭,一边好好地考虑考虑,赢得时间,稳稳神儿,不做无谓的事情。
他吃饭时突然想:皇上只不过是到皇后那里去……仅仅是这样……
那样他可就死定了。
一切都完了。
两个大学生背着枪在火车站上走来走去。看得出,他们连枪都不会放。这情景令人痛心,像是被人打了一下。可就是他们在拿着武器,军官却要往外交出武器!
挤满了人的卡兰乔夫广场已经灯火通明。
不,军官一旦离开了自己的部队,就什么都不是了。军人只有在给他提供的位置上,才是强有力的。只有一把军刀,说不定又会被夺去,它能顶什么事?不该自作聪明,该回到第九军自己的位子上去。
格奥尔基走进电话室,去给军区司令部一位熟悉的上尉打电话,了解最新情况,上尉今晚值班。
那位熟人回答他说:克里姆林宫、军械库的最后一批部队,都转到了革命方面。姆罗佐夫斯基将军刚刚在自己家里被捕。
瞧,他到底等到了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