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罗江科由于昨天夜里那番交谈而心满意足,和大本营谈谈真是个好主意!
根据阿列克谢耶夫那不长的、起初不情愿的答复,他猜出:成功是确定无疑的了。阿列克谢耶夫显然没掌握关于彼得格勒的切实可靠的消息,因此,他没有明确的不同意见,也提不出任何自己的看法。电报机上的字带还在往外移动,可罗江科感觉到,他的谈话已经打动了阿列克谢耶夫的心。这位将军虽然头脑简单,却是个实在人。罗江科觉得通过这次夜间谈话,已经严重动摇了阿列克谢耶夫向彼得格勒派兵的决心。(同时他也试探出,军队还没有逼近,看得出,还没有任何团队兵临城下。)如果在这方面再施加点儿压力,完全可以把军队阻止住。
他就这样成就了一番英雄事业,赫拉克大力士般的英雄行为!罗江科孤身一人,甚至没人看见,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靠着一部电话机,用自己宽阔的胸膛掩护和拯救了彼得格勒,而彼得格勒正在酣睡,甚至不知道这些!只有杜马委员会的同事们能够给以好评,不过得是那些心怀好意者,不是米柳科夫、不是涅克拉索夫,也不是克伦斯基。
这是英雄之夜!
罗江科多么有策略,甚至多么轻松地做到了这些!简直是靠自己愿望的力量,他不愿意让军队开进,他们就没动地方。而且,看来他也没有任何昧良心的地方。很可能他在谈话中加了一点儿军人要队列整齐的内容,说要不然作为一名老军官他看不下去,但是,这些部队所迸发出来的归附国家杜马的空前热情,足以抵消他的过头话!他们在这方面显示出了忠诚,因此,可以说他并没有夸大其词。这些部队确实在听候杜马的命令,难道能说他们不服从杜马吗?没有这样的例子。他说没有追捕军官,或许说得过点头儿,不过这在今天也可以平静下来。罗江科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发自他热情宽广的胸怀,为的是无论如何也要把军队阻止住,以防内乱,这种内乱会毁了正在战斗的俄罗斯。
罗江科通过这次夜间交谈还取得了下述成果:他把自己的委员会称为临时政府,称自己为临时政府首脑,阿列克谢耶夫领会了这一点,还请求再发一封电报把这解释清楚。因此,罗江科从总参谋部出来没有回家,而是回到了塔夫里达宫。他想把自己的成功告诉同事们。可是,他们都睡得死死的。于是,他吩咐给大本营发一封电报,就说政府权力已转移到……还是说转移到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吧。
这夜过后,罗江科更把自己看成了政府首脑。对大本营和各战线总司令来说,他已经是总理了。在民众眼中,是他签署了《告民众书》,他还能是别的什么人呢?对于自己的同事们,他实际上已是那个角色了,他感到自己有一种对暗中安排的利沃夫的候选人资格的抵触情绪。只有对于皇上来说,他到底还是没被委任的人。
因而,现在应当取得皇上对杜马委员会作为政府的确认。并且要作为责任政府,代议制政府,这样才会实现他的最终转变。整个革命也就圆满结束了。一切都会处于稳定的位置上。
可是,皇上正在途中,不可能跟他通电话。即使有电话,也不可能进行这样的谈话:皇上可不是阿列克谢耶夫将军,你不能拍封电报向他提要求。要请求他批准自己做政府首脑只能在他亲自接见时。
不是什么一般的“受全国信任的人物”,而是罗江科!可这个耳聋的、固执的皇上不想听到这些!
无疑,这里有一种障碍,一种有碍的情感。杜马主席已经几次公开回避皇上:在给各战线总司令的电报里,乃至在与阿列克谢耶夫的交谈中。直接给皇上的电报他也没有保密,而是在楼前台阶上大声宣读,还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并且不想放弃白白勾掉的那些美妙的词句:“我祈求上帝在此刻不要让责任落到戴皇冠的人肩上。”尽管在对军队的所有讲话中罗江科都表现得很爱国,然而,他又总是超越严格的法律限度。他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却不能自控,他本人甚至喜欢这种反叛的气魄,原来这种气魄在他的天性中是常有的,现在就更加显示出来了。
最近两天,罗江科已经自由惯了,他不大想迫使自己再像以前那样顺从了。
总而言之,他们,他们这两个国家的头号人物应当会面。
已经很晚了,快到早晨了。罗江科赶紧回家,躺下睡觉。
他很快进入了勇士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