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总之,由于国家杜马本身拥有各种权力,杜马主席便不能再接受国君的委托组建并领导新政府,哪怕是作为一名成员进入新组建的政府。
但罗江科并没因此无事可做或者没有了责任。相反,如果细想起来,他的特殊地位更升高了。
因为,如果不是以罗江科为首的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谁将成为这个政府权力的源泉呢?谁能授予它人民政府的全权呢?照实说,这是最高委员会,因此它的主席实际上是作为俄罗斯国家首脑而行动的。
罗江科以自己广阔的视觉悟透了全部情况,明白了:就连他本人也不能去参加政府,无论那里怎么邀请他。假如他转入政府,那么谁来领导国家杜马呢?不能这样。杜马由于休会而自由散漫,失去了正规性,议员们都心不在焉,从没有过如此无力自卫,需要有人领导。谁来领导他们呢?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主席怎能离开那些可信赖的、孤单无助的议员(并不是这里的几个阴谋家)呢?又怎能离开自己的事业?
新政府需要有人监督,正是为了让它向杜马报告工作,才称其为责任内阁的吧?
罗江科和自己的杜马连在了一起,他越来越清楚:转入政府,这完全是错误想法。他不能去接管政府。
他再没什么可惋惜的了。
在这个政府还没成立起来的过渡时期,军队的高级首长们和那些有重要问题要解决的人去找谁呢?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从梯弗里斯打电报给他;海军的涅佩宁司令请求派人到雷瓦尔去安定人心,不让居民刺激水兵,请的当然也是杜马议员;尚未被捕的前海军大臣格里戈罗维奇从海军总参谋部把海军少将卡普尼斯特派来,提出维护海军的秩序、在喀琅施塔得恢复秩序的建议。
还有些人跑到杜马主席这里来请他解释,该如何理解工人代表苏维埃发布的“1号令”。罗江科对所有人宣布:视其为无效和非法。
还有那些源源不断地表示支持、喜悦和鼓励的电报,不发给杜马主席还能给谁?这些电报来自不大知名的外省甚至各种不知名的会议、机关、团体和协会。这些东西读起来非常令人振奋。幅员广大的国家不知道什么政府、什么工人代表苏维埃,而只是知道自己的希望——拥有一切力量的国家杜马。
当首都流传着可怕的传闻,谁该尽快想出办法去应付呢?(他委托赞克维奇向大本营验证一下,幸好,这是没有的事。)
最后,如果不是杜马主席,谁是那个必须对到杜马来的军队表示欢迎的重要人物呢?今天帕甫洛夫军校(前几天那里曾因为将军被捕而发生骚动,今天又有人到他们那里去搜查)和军事地形测绘学校的士官生们来到塔夫里达宫。罗江科没有责备任何人耽搁了出席,他热烈号召士官生们继续上课,为粉碎万恶的德国而积累军事知识。
主席就这样过了一整天,他日理万机,事事操心,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关于新政府的组成人员倒是顾及得最少了。
军事委员会的几个上校也来过几次,报告说卫戍区的混乱状况有增无减,却没有坚强的军事领导,需要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去挑头。
这没什么,任命个军区司令,对主席来说是最能胜任的任务。这是个鼓舞人心的建议:给令人不安的首都一个坚强的军人政权!可任命谁呢?他们说了,需要个知名人物,那就是——科尔尼洛夫了?!
科尔尼洛夫?这也不坏。时间紧迫,不能再等古奇科夫了。
科尔尼洛夫将军在前线指挥着一个军,因此他隶属于大本营。可是最高统帅现在正面临退位。而罗江科在这种时候实际上就是国家元首。
那么,干脆就往西南战线发个国家杜马主席令:命令英勇的科尔尼洛夫将军尽快(在几个小时内)交出第25军指挥权并赴京以就高职。
可是,电报毕竟需要经过大本营,因此,应该尽量客气地通知大本营,也不该平白无故地去得罪阿列克谢耶夫。甚至可以使这封电报具有与大本营商议或向其请求的形式。
而那位皇上——我们可以敬而远之,含蓄地绕过他。
这一切都需要聪明和机智。
至于在首都,如果急于让居民高兴高兴,杜马主席可以用命令的方式第一个宣布对科尔尼洛夫的任命。
在这方面,军委会的上校们甚至帮不上他的忙。这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命令,而是要尽量表达出他那宽阔胸膛中所有的体验和感受:
“艰难的过渡时期结束了。人民建树了自己的国内功勋,推翻了旧政权。不可避免的混乱状态即将结束。国家的公民们!首先是激动不安的首都的公民们!请恢复平静的劳动生活。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任命科尔尼洛夫为彼得格勒及其郊区军队的总司令。”
就这样了,一切都很好。但好像缺了个庄严的结尾。罗江科逐个地在拥挤的房间里推推搡搡地走了一趟后明白了,于是又加写道:
“定于三月四日举行彼得格勒军区部队的阅兵式……”
同盟国的大使们不寻求与他接触,而是去找刚诞生的新政府,这有点儿令他心中不快。但是,罗江科保持着最重要的联系——与米哈伊尔大公的联系,他随时都将接管俄罗斯。自打昨天他们见面后,大公就留在了彼得格勒,在一处秘密住宅里躲起来了。在关键时刻他需要精神支持!
为了给大公殿下写信,然后派个可靠的人送去,又不被人看见,罗江科尽力在拥挤的人群中找个稍微空一点儿的地方。
“……只有让位给太子,由您摄政才能使国家安定。请您发挥影响,使这件事看起来像是皇上自愿的,届时一切都会立即安定下来的。”
罗江科不大指望古奇科夫,因为他脾气暴躁,又和皇上敌对,只能把事情搞糟。派古奇科夫到普斯科夫去,这个主意不好。不用说,大公跟掌握最高权力的哥哥没有直接联系。但他或许能间接地给皇兄发个电报吧?或者找机会捎封便函?可罗江科最终还是深信不疑,除了皇上退位,俄罗斯没有任何别的出路。人民的怒潮蔓延开了!(说不定主席本人也正忍受着被撕碎的威胁!……)
“……我本人的处境也岌岌可危,时刻都可能被逮捕和吊死。请不要迈出家门一步,也不要在任何地方露面!”
救命吧,上帝,不要让那些人连大公也撕碎。
“您听我说:您一定要摄政。”
这种与待位君主的秘密接近使罗江科在精神上得到了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