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的设置,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课文本身的阅读品析的内容来看,可以设置“主话题”与“微型话题”。

“主话题”如:说说《安塞腰鼓》的语言美与阳刚之气。

“微型话题”如: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孔乙己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怎样看孔乙己的“偷”;孔乙己与“酒”;孔乙己的神情描写与性格特点;说说没有出场的丁举人;“笑”在小说中的艺术力量;孔乙己第一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孔乙己话语分析;孔乙己在小说中是一个弱者;咸亨酒店与孔乙己;孔乙己的善良;《孔乙己》中的“我”……

2.从课文阅读品析的内容来看,还可以设置“文本式话题”与“感受性话题”。

上述“主话题”与“微型话题”都是“文本式话题”,其作用都是为了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感受性话题”则不一样,其作用是为了表达学习后的体验、感受、感悟或启迪。如“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后,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全文,试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等等。

3.从学习内容与课文的关系看,可分为“文本式话题”与“综合式话题”。

“文本式话题”设置的方向是文本研读与欣赏。“综合式话题”既关注文本阅读,又拓展、旁逸到更为宽泛的内容中去,带有一点综合性学习的味道,有一点专题学习的味道。

如《生物入侵者》教学中的一个综合性话题:搜集资料,说说你所了解的“生物入侵者”的故事。

这个话题其实就是一次搜集资料、提炼资料、整合资料并就资料的内容进行诠释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读与思、读与写、读与讲是综合地进行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有很好的训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