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指导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三峡》第3段的画面之美:
美在景物的摄取,有山有水,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展现着三峡的雄奇秀美。
美在景物层次的清晰,先写江水,再写山岩,最后总写一句,可谓景情交融。
美在视角的变化,先从俯瞰的角度写“素湍绿潭”,再从仰视的角度写“悬泉瀑布”。
美在线条的组合,清流回旋,高山矗立,怪柏展姿,飞瀑跌落。
美在景物的映衬,深潭之上有浮动的倒影,绝
之巅有苍劲的怪柏,山水之间着挂白练一样的瀑布。
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连绵的群山,雄伟的屏障,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苍翠的怪柏,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示着三峡的奇美景象。
从“戏剧”的角度来赏读诗歌,从“绘画”的角度来欣赏散文,从“音乐”的角度来欣赏散文诗,从“议论文”的角度来欣赏说明文,从“诗”的角度来欣赏小说,这些都能显现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鲜明的个性,渗透着知识性与艺术性,高雅且充满情趣,灵动而又绽放着创造的火花,都是很可爱的阅读视角。
所以,变体阅读,带给课堂阅读教学的是盎然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