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话题之二:这段文字共有10个句子,试体味段中句子的表达作用。
2025年08月11日
教学话题之二:这段文字共有10个句子,试体味段中句子的表达作用。
话题讨论结果: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既是全段的总说句,又表现出“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又点示了本段分说部分的顺序。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说明苏州园林离不开山和水,在这两种景物的处理上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的特点,因此作者把它们作为重点加以说明。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是段中第一个分说层次的中心句。“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表达的重点是“艺术”,领起了本层次中分说内容。
“或者是重峦叠嶂……只觉得身在山间”句层次分明,手法生动;既表明了假山无一不是精心堆叠,又说假山实在逼真,还从侧面表现了假山的艺术效果。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是段中第二个分说层次的中心句。“至于”表示层次的转折,“池沼”点出了说明的中心,后面的分说内容都围绕“池沼”而展开。“大多引用活水”,写出了一股生气,还给人以洁净、清新、流动的感觉。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句,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句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突出了设计者的艺术,表现了苏州园林的自然之趣。
…… ……
教学效益分析:这个话题有明确的指向,将学生带入句子作用品析的教学情境之中。学生面对10个句子,从“表达作用”的角度对每个句子进行品味,无疑地要关注到段的结构、说明的方式、说明的手法、说明的内容等等,既要分析,又要概括,还要品味,其阅读过程和思维活动都是比较复杂的,真正做到了一举多得。
假如还安排一个话题——试从准确性与生动性的角度对本段的字词进行品味,那么,这个“精段”的教学,不管是在课文内容理解上,还是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还是在课堂知识的积累上,都可以说是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