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悬念式收束”

如“悬念式收束”

《卖油翁》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同学们用带“两”字的句子就课文内容自由地说话。在同学们发言之后,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表达:

师:好,下面老师也来玩味一番。

文章有两段,第一段略写故事开端,第二段详写故事的发展高潮。

文章有两处伏笔、两次照应(睨之)(徐以杓酌油沥之)。

陈康肃公两次呵斥卖油翁,第一次体现其自傲,第二次是辱骂,语气逐渐加重。

卖油翁的两次表现,体现了他的稳重,形成了文章的波澜。

还有两次“手熟”;还有“汝”“尔”两个人称代词都是“你”的意思,还有两个“而”;等等。

师:玩味的角度很多啊。同学们还可以从新的视角发现新的内容,也许,你们可以就自己的发现写一篇小小论文呢。

教师的话点到为止,留给学生的是“还可以从新的视角发现新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束了,也许,学习的过程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