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健康教育的概念
2025年10月13日
一、健康、健康教育的概念
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将有无疾病视为健康的标准。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这使人们只关注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同时也忽视了生理、病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逐步完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提出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因此,健康应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正是这一健康的新定义,促使人们的健康观发生了变化,结束了“无病就是健康”的旧观念。
健康教育是以社会人类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过程,使人类了解、增进健康知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或问题,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健康的。
健康教育的目的:增进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为实现健康目标而奋斗;提高或维护健康;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