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三、大学校体育文化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学生必然受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广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主动参与,同时也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场所。大学生通过自觉组织、自觉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情操陶冶功能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校园精神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其作用是通过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通过整体环境、文化氛围、实践活动、激励机制等影响和教育广大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这一环境和氛围中,既能从中学到知识,又丰富了校园生活;既锻炼了组织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人体的健康美、形体美、姿态美是长期运动的结果。高雅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所带来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等,对于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心理疏导功能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其固有的竞争性、娱乐性、艺术性,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情绪高涨等感受。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产生的和谐氛围,可以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上的自我否定情绪,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也有利于增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加深大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社会实践功能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逐步积累不同的角色体验和经验,扩大人际交往,既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逐步学会自我管理,不断增强自主意识、自强意识,提高独立生活、组织管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