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心理健康
2025年10月13日
二、情绪与心理健康
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是人认知和行为的终结,是人格的核心心理特征。情绪是多成分组合、多维度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情绪反映在生理活动之中,反映在表达方式之中,也反映在个体行为之中;它与认知相伴相生;它跨越文化,跨越人际,将人与人联系起来。一个人的情绪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他的人际关系质量,关系到他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关系到他的事业成败和生活幸福。
1.积极情绪对思维有促进作用
心境可以影响记忆的组织以及对信息的使用,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大量研究表明,正性感情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感到愉快的人比一般感受状态的人更能对刺激物做出概念上的联想、发现差异和复杂关系。把情绪引入思维过程可以产生更有灵活性的计划,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改变原有的注意方向,并对个体产生动机作用。
2.积极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如果青少年有积极的思想,那么他就会体验到积极的情感,进而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反之,消极的思想必然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和消极的行为表现。如果思想、情感和行为几方面经常表现出不协调性和非一致性,就会形成不健康或是病态的人格。
总之,积极的情绪不仅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也与生理健康紧密相连,良好的情绪能增加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治疗的作用。
3.消极情绪会危害身心健康
消极情绪如冷酷、嫉妒、报复、抑郁等,是构成不良心理品质的成分。它给人们带来很多干扰和困难,给生活蒙上了负性色调。消极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影响生活质量,导致精神痛苦。
(2)干扰学习过程,影响才智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