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界杯足球赛
(一)国际足联男子世界杯足球赛
国际足联世界杯,常称世界杯,是一项国家级男子足球队之间的国际比赛,由世界足坛最高管理机构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世界足坛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赛事,亦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盛会之一。
世界上第一场国际性足球赛是1872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进行的对抗赛,由苏格兰代表队对英格兰代表队,而首次国际性比赛为1884年开始举办的英国本土四角锦标赛(British Home Championship)。在这时期,英国之外的地方几乎没有这项体育运动。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间,足球在全世界渐渐普及。
1928年,国际足联决定在奥运会的架构之外创办他们自己的国际赛事。由于当时乌拉圭连续赢得两届官方足球锦标赛的桂冠,且正逢1930年迎接乌拉圭独立百年大庆,并提出全额负担各参赛国家的费用,因而国际足联决定将主办权授予乌拉圭。
1.首届世界杯
1930年7月13日,首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乌拉圭举办,总共有13支队伍参与,包括7支南美洲球队、4支欧洲球队和2支北美洲球队。在此次比赛中,法国队和美国队旗开得胜,他们分别以4∶1击败墨西哥队和3∶0击败比利时队。世界杯史上的首个入球由法国队的卢逊·罗伦特(Lucien Laurent)攻入。决赛于蒙特维多球场举行,有93 000名球迷入场观看赛事,结果乌拉圭队以4∶2击败阿根廷队夺得冠军,成为首个赢得世界杯的国家。
2.发展
早期的世界杯足球赛受到交通不便和战争等问题的阻碍,仅有少数南美洲国家愿意在1934年和1938年特意远赴欧洲参加世界杯,其中巴西是唯一参与这两届赛事的南美洲国家代表队。1942年和1946年世界杯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被迫取消。
英国球队在1920年退出了国际足联,一方面是出于不愿同本国的战争敌手比赛的意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足球只是英国人自己的运动,1946年应国际足联力邀,英国于1950年首次派队参加世界杯赛。
1934—1978年世界杯,各有16支球队晋级决赛圈;从1982年起世界杯开始决赛阶段扩军,参加决赛圈的队伍增至24队,从1998年起又扩增至32队,并增加了非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球队竞逐决赛圈的机会。唯一例外的是大洋洲,该洲从未有球队取得一张完整的决赛圈入场券。
3.赛制
1)预选赛
从1934年起,世界杯开始设立预选赛。所有参赛队伍分别在六个大洲足球联合会(非洲足联、亚洲足联、欧洲足联、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联、南美足联和大洋洲足联)的监管下,按大洲各自组织世界杯预选赛(包括决定其赛制),以争夺世界杯决赛圈参赛资格。
预选赛在决赛圈举行前三年开始,其过程一般会超过两年。预选赛在各个洲的形式都有所不同。少数球队需进行跨洲附加赛以争夺席位。例如,大洋洲区冠军需和南美洲区第五名争夺2010年世界杯决赛圈的一个席位。自1938年起,世界杯主办国和上届冠军球队,均无须参与预选赛便可自动获得决赛圈参赛名额。但自2002年世界杯之后,国际足联更改这项政策,规定上届冠军也必须通过预选赛来取得决赛圈的参赛资格。
2)决赛圈
进入决赛阶段的球队首先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赛,分组赛以抽签形式分成八组。国际足联先将各参赛队伍分成四个级别,第一级别为种子队,包括主办国及最高评分的7支代表队,评分依据国际足联世界排名与近年世界杯成绩各占一定比重的一个方程来计算。8支种子队分到8个小组中。其他队伍会分入第二至第四级别,多以球队所属的洲来划分。每个小组均拥有第一至第四级别的国家队。自1998年世界杯起,规定同组内不能有多于两队欧洲球队或多于一队其余五大洲的同洲球队。
4.世界杯主办国的遴选
早期的世界杯由国际足联开会选出主办国,但所选地点常引起争议,因为南美洲和欧洲这两大洲的运动员往往需要在旅途上花大量时间。
为杜绝将来再发生争议和退出事件,从1958年世界杯起国际足联决定由美洲和欧洲国家轮流举办一次。2002年世界杯首次在亚洲举办,由韩国和日本联合主办,亦是目前唯一一次由双主办国共同举办的赛事。2010年,南非成为第一个主办世界杯的非洲国家。2014年世界杯由巴西主办,这也是破天荒连续两次由非欧洲国家举办的世界杯赛事。
2010年和2014年的世界杯决赛圈,采用洲际轮办制度(2010年定为非洲、2014年定为南美洲),如该洲只得一个申办国,此国便会自动当选。此轮办制度在2006年世界杯申办风波后引入,当时德国在投票中击败南美洲国家而获得主办权。但这制度在2014年之后被废除,由2018年世界杯起,任何国家都能申办,同洲国家不能连续主办超过两届世界杯。
5.世界杯的经济及政治影响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盛会,世界杯亦开始日趋商业化,如2010年南非世界杯国际足联颁出高达4亿美元的总奖金给予各支球队,开创了世界体育史最高奖金纪录。而世界杯带给主办国的直接经济效应更是立竿见影,早于1982年,西班牙因为主办世界杯就获得高达63亿美元的旅游收入,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更是为德国带来近12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各个参赛国亦对球员以及球队开出高额的奖金以刺激成绩,朝鲜队于2010年打入南非世界杯赛,朝鲜政府开出的奖金甚至已经超越了该国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的奖金。
在一些国家,例如中国,虽然国家队屡次无法进入世界杯,但世界杯仍旧带来客观的经济影响。2010年南非世界杯开始前,如往常一样,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定只有中国中央电视台有独家的转播购买权利,有传媒报道中央电视台仅在广告费方面的收入就超过2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的一些啤酒企业,甚至股票市场,都会因为世界杯的举行产生波动。
世界杯赛影响力亦体现在多国的政治领域,通常夺冠球队会被各国视为民族英雄,1998年法国队在本土勇夺冠军,法国总统希拉克甚至在颁奖时让队长迪迪埃·德尚背对自己站在长桌上高举大力神杯,甚至于八年后的德国世界杯,当法国队决赛点球4∶6输于意大利队时,希拉克仍旧在球队回国后在总统府接见了亚军球队。2006年世界杯赛决赛,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法国总统希拉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内的多名政要亲临赛场观看比赛。2009年的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爱尔兰队因为法国队一个犯规入球而无法晋级,爱尔兰总理考恩甚至用外交辞令与法国总统萨科奇进行交涉,要求重赛,后萨科奇向爱尔兰国民致歉。
6.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赛
(1)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
1957年,第六届世界杯亚非区预选赛 主帅:戴麟经。
主要队员:张俊秀、张京天、张宏根、年维泗、孙福城、王陆、方纫秋、朴万福。
重要战绩:客场0∶2负印尼,主场4∶3胜印尼。
伤心史:在缅甸与印尼重赛战成0∶0,因净胜球少被淘汰。
(2)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决赛圈比赛。
200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世界杯决赛圈比赛,小组赛3场比赛战绩分别为——0∶2负于哥斯达黎加,0∶4负于巴西,0∶3负于土耳其,最终获得韩日世界杯第31名。
(二)国际足联女子足球世界杯赛
国际足联女子足球世界杯赛(FIFA Women's World Cup)是被视为女子足球最高荣誉的赛事。女子世界杯是在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的鼎力倡导下,由国际足联(FIFA)所组织的。2011年以前,女子足球队界杯参赛队伍为16支,2015年第七届女子足球世界杯赛时,女子足球参赛队伍首次扩军至24支球队,其中亚洲参赛名额增至5个,其中包括中国女子足球队。
第一届国际足联女子足球世界杯赛于1991年11月16—30日在中国广东举行。2019年6—7月,第八届女子足球世界杯在法国九座城市举行。这8届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子足球队1999年决赛中与美国队0∶0战平,点球5∶4落后获亚军,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女子足球队获得的最好成绩。
以下为中国女子足球队历次参与国际足联女子足球世界杯赛的参赛成绩:
1991年第1届,中国女子足球队获得第五名;
1995年第2届,中国女子足球队获得第四名;
1999年第3届,中国女子足球队获得亚军;
2003年第4届,中国女子足球队获得第六名;
2007年第5届,中国女子足球队获得第五名;
2011年第6届,中国女子足球队未进决赛圈;
2015年第7届,中国女子足球队在1/4决赛中负于美国队,未进4强;
2019年第8届,中国女子足球队在1/8决赛中负于意大利,未进8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