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人体育教育观
(一)国外名人体育观
1.苏格拉底的体育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身体健康在平时是重要的,要不懈地提高身体素质,因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强健的身体和精神,要尽可能使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而在战时,身体健康就更为重要。即使在思维活动中,健康的身体也是必要的,许多人“由于身体不好,健忘、忧郁、易怒,就会影响他们的神志,以致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全部忘掉”。苏格拉底对终身体育也有表述:“体育教育与音乐教育一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2.柏拉图的体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人们从事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在本质上是接受教育,或者说,接受体育锻炼就是受教育。他认为,适度的有规律的锻炼才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像职业运动员似的生活方式,其实有害于身体与心理健康。他曾提出“先音乐教育,后体育训练”的主张,他把音乐和体育并举,也指明了体育锻炼在人们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身体最强健的人不容易受饮食或劳作的影响,最茁壮的草木也不容易受风日的影响。”柏拉图认为,无论老幼男女,都应该受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而女人在一切方面都与男人拥有完全的平等权利。
3.亚里士多德的体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勇气,身体的训练应在智力训练的前面。体育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不应该像斯巴达人那样自以为用儿童勇敢的艰苦操练而使他们变得残忍,而应该把高贵的东西而不是兽性的东西放在首位。体育在人们不同的教育阶段包括不同的内容:在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游戏、饮食来发展儿童身体;在初等教育阶段,主要是通过体操训练形成人健美的体格,勇敢顽强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亚里士多德的体育观对后世的体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4.伊本·西纳的《医典》中的体育保健思想
伊本·西纳的代表作《医典》总结了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在12—17世纪一直是欧洲医学的指南,也为体育医疗和保健打下了基础。
他在《医典》结语中说:“保健之道在于对影响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在平衡前提下加以考虑。”他认为锻炼身体可以增加深呼吸,从而起到保健作用。他建议人们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根据气候的变化、人的年龄、性别以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活动内容。他鼓励人们参加户外锻炼。他把体育医疗分为准备和恢复两个环节,还把按摩和沐浴作为恢复手段使用。他的理论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国外名人体育教育观
1.维多里诺——第一个现代体育教师
最早对现代教育和体育进行实验的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他于1423年设立了名为“快乐之间”的贵族学校,他继承古希腊“完全教育”的传统提出了通才教育的主张,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使精神、身体、道德都得到发展,培养注重个性、能为社会服务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在这里,体育第一次被看作高等普通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他认为教师应根据儿童的个性和嗜好自然地教导,认为运动是健康的基础,应把读书和运动结合起来。他制定了各种锻炼身体的制度和方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另外,他还注意保健管理,改善饮食,注意卫生教育。维多里诺提出的对学生实施包括德智体美育在内的全面教育观,对16—17世纪的贵族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夸美纽斯——近代学校体育之父
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年),捷克著名教育家,他提出的“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使学校教育冲破贵族的狭小天地,奠定了现代学校的基础。他主张普及教育,重视人的现实生活,关心人的健康和幸福,称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夸美纽斯强调人的身心是和谐的,他说:“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他的体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等书中。虽然他没有单独提及体育课程,但在他的教学计划中体育首次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夸美纽斯将教育分成婴儿(0~6岁)、儿童(7~12岁)、少年(13~18岁)和青年(19~24岁)四个阶段,相应设立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他主张设置宽广的运动场,用游戏和体育活动增进学生健康并激发他们的精神。他首创了体育的班级授课制。他十分重视保持身体的健康强壮,要求家庭和学校都应注意使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有规律、有节制,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提出每一小时智力课后休息半小时;早、午饭后要有一小时散步和娱乐活动。
3.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代表作《教育漫话》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
《教育漫话》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三个部分,阐明了如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洛克在论述教育的作用及健康教育的意义时,开篇就说:“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接着阐述了避免娇生惯养、脚的锻炼与冷水浴、游泳与户外运动、衣着、饮食与用餐、睡眠与卧床、排便、用药、身体保健的规则,共九部分内容。
洛克主张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德智体全方位教育,体育占全部教育的第一位。他认为:“健康是为我们的事业和我们的福利所必需的,没有健康就不可能有什么福利、有什么幸福……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能忍耐劳苦,想要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
《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明确提出“三育并重、体育为先”的主张,并作了详细论述。他的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4.卢梭的体育思想
让·雅克·卢梭,18世纪法国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他在《爱弥儿》中表达出了“自然教育”的自然体育思想。其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顺应人的本性,顺乎自然地去开展教育。
卢梭认为,自然人应该是体格健壮、适应能力强的人。甚至认为健康的身体也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切邪恶都是由衰弱的身体而产生的。首先,他认为唯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人忍耐疾苦,勤于工作,获得幸福和延长寿命。其次,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理性发达的基础。他说:“你假如要培养儿童的智力,你应当培养智力所要控制的体力。为了使儿童良好而慧敏,你要给他的身体以不断的锻炼,使他的身体强壮而健康;你要让他工作,让他做事,让他奔跑和喊叫,让他永远活动;使他成为有体力的人,他不久就成为有理性的人了。”卢梭把体育和锻炼当作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认为在对婴儿和儿童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体育。
卢梭是世界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家(被称为“教育界的哥白尼”),他的自然教育思想成为后世自然体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5.斯宾塞的体育思想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崇尚科学教育的功利主义体育观。他著述颇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61年的《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
他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利益(幸福)和现代生活日益增加的竞争,都需要体育;一个民族的繁荣,战场上的胜负,商业上竞争的盈亏,都与人的身体强弱有关;女孩和男孩同样需要体育。在《体育》一文中,他从体育理论论述到人体的养护与锻炼:“身体即是心智的基础,要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因此,他要求让儿童多运动、多游戏,他认为游戏和竞技比体操更重要。他提倡自然的身体锻炼,反对人为的体育制度强加在学习方面,主张不能让学生过分疲劳;改变当时学校那种儿童由于体力衰弱,时常被迫离开学校,功课繁多,教师苛求,以致学生不得不以一天12~13小时的时间致力于学习的现象。他说:“当用心大为过度的时候,结果就严重得更厉害,不只影响身体的健全,也影响到脑本身的健全。”“身体健康下降是学习过度的后果,……硬塞知识的办法该受到多么严厉的谴责。”斯宾塞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也构成了他的五大部分课程体系的第一部分:开设生理学、解剖学。这是阐述生命和健康、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
1895年严复译介了斯宾塞的《教育论》,特别是1922年胡适的重译和出版,使斯宾塞的三育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
6.顾拜旦的体育思想
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是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认为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于是产生了复兴奥运会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想法,顾拜旦做了大量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创办《体育评论》杂志,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主张,对创办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892年,顾拜旦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在庆祝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合会成立5周年大会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在演说中,顾拜旦阐明:现代奥运会应该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但应该比古代奥运会有所发展和有所创新,它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并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1893年,顾拜旦在巴黎召开一次国际性体育协调会议,团结国际体育人士,讨论创办奥运会的问题。翌年,他还将自己的倡议写成公开信,寄给许多国家的体育俱乐部,得到不少体育俱乐部的支持。
在国际上各种因素的促进和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创办奥运会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好了。1894年6月16—24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这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并从79名正式代表中选出15人担任第一届国际奥委会委员。大会还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由于首届奥运会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因此希腊委员、著名诗人维凯拉斯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运会,通过了遵循“业余运动”的决议。大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游泳、赛艇、帆船、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
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虽然组织很不完善,但它却是奥林匹克运动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顾拜旦对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