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运动概述
跳绳是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民间广为流行。据资料记载,跳绳已有1 500年的历史,早在唐代民间就有这一娱乐活动,唐时称“透索”,而宋代则称之为“跳索”,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称跳绳为“跳白索”,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就有跳长索的记载。“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百索”,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跳绳活动。清朝人称跳绳为“绳飞”直到民国以后才称为跳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跳绳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跳绳在这届全国民运会上进行了演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跳绳首次在全国性大型运动会上的表演。之后,陕西花样跳绳队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和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均荣获了技巧类一等奖。1995年7月,陕西省跳绳交流团应邀到新加坡进行表演。1999年9月,陕西花样跳绳队赴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2001年元月,西安跳绳队应邀访问香港,共为“全港跳绳大会”助兴表演4场,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2004年,中国跳绳运动员、西安跳绳专家胡安民到台湾访问,进行两岸民俗体育交流,为近200名教授、专家及跳绳爱好者讲解并表演花样跳绳,胡安民因此被誉为“中华跳绳王”。多年来,陕西跳绳队在国内外进行了1 200多场表演。
近年来,跳绳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10月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订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跳绳竞赛规则》,为规范全国性的跳绳比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于同年12月7日在广州举办了中国首届跳绳公开赛。20世纪90年代,国际跳绳联盟成立,之后,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成立了跳绳联盟。目前,跳绳比赛主要有世界跳绳锦标赛、亚洲跳绳锦标赛和全国跳绳公开赛等赛事。据报道,跳花绳已被列于2012年在河南安阳市举行的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现代跳绳运动的发展,不得不提西安对现代跳绳运动的贡献。可以说,陕西西安是现代跳绳的故乡,说起西安的跳绳运动就不能不提一个人——胡安民。胡安民在年幼时就跟随父亲练习跳绳,1957年他创编的“跳绳舞”,获得了“西安高中文体比赛第一名”,1959年,胡安民在其就读的陕西师大举办了中国第一个“跳绳培训班”。后来,在西安高中担任数学老师的时候,胡安民就在学生中成立了跳绳队,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1981年4月3日,中国体育报发表了胡安民“论跳绳”的部分内容——《跳绳的分类和方法》,随之全国各地响应国家体委号召,开展了“三跳”比赛。1993年12月27日,他在西安师范附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跳绳协会。1999年8月1日,胡安民在西安师范自创了“跳绳艺术学校”——唐都跳绳艺术学校。之后,他发起成立了西安市跳绳协会。
据悉,西安将建立国家花样跳绳基地并将跳花绳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项目,也是娱乐、休闲的好项目。既可增强四肢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对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具有良好的影响和作用,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成年人、老年人进行跳绳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力,体质增强。坚持跳绳锻炼不仅能增加肺活量,使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明显改善,也能有效地消除身体多余脂肪,大大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