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因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过低出现的心慌、出汗、脸色苍白以及腹部产生饥饿感等症状。血糖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它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一般以成人血浆血糖浓度(血浆真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低血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生化异常的表现。
(一)原因和发病原理
运动性低血糖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在长时间、长距离的剧烈运动时体内血糖被大量消耗和减少,使得大脑皮层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机能紊乱,并引起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运动前空腹或饥饿感,肝糖原储备不足,再加上运动者肌体机能状况不佳时,不能及时地补充消耗的血糖,使得人体在参加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较大负荷的运动(如长跑)的过程中或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血糖代谢紊乱,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可能引发运动性低血糖症。此外,运动时,情绪过于紧张、极度恐惧或身体有病(特别是运动性贫血),也会导致运动性低血糖症。
运动性低血糖症,轻度症状表现为感到非常饥饿、极度疲乏、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较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语言不清、四肢发抖、躁动不安或精神错乱,甚至惊厥、昏迷、脉搏微弱、呼吸短促等症状。
(二)治疗
一般情况下,当发生轻度运动性低血糖症时,应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给患者喝些浓糖水或吃点甜食,一般可缓解。若患者人事不省,可先采用针刺或指掐人中等穴位来剌激患者苏醒过来,再视情况及时就医。对重症或无法口服药物者,直接就近送医治疗。
(三)预防
为防止发生运动性低血糖,对于患病初愈的人,或者平时体质较弱没有锻炼基础的人,都应事先告知不可突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特别是在空腹饥饿时,更要注意避免进行跑步、爬楼梯等剧烈运动。另外,在剧烈运动前,应该吃些营养均衡的食品;运动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应喝一杯橙汁;运动结束后半小时,则要吃些食品,如面包、牛奶、水果等以补充体内的糖分与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