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固原通史》编纂委员会

《固原通史》编写组成员

序 言

凡 例

绪 论

第一章 史前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固原的地形特征

二、固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三、旧石器时代固原的社会经济形态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

一、宁夏新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况

二、固原的新石器文化

三、新石器时代的固原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

第三节 传说时代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固原

一、夏商固原概况

二、夏朝中前期固原农业文化的衰落

三、周族在六盘山以东的活动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固原

一、西周的建立

二、定都在姚河塬的诸侯国

三、活跃在茹河流域的彭国

四、周穆王迁戎于大原

五、周宣王料民大原

第三节 秦霸西戎与长城的修筑

一、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境内的戎族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戎关系

三、战国秦长城的修筑

四、秦在朝那湫的祭水活动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固原的推行

一、郡县制的加强

二、货币及度量衡的统一

三、秦始皇巡视北地郡

四、秦与匈奴的交锋

第二节 固原在西汉时期的地位

一、安定郡的设置与回中道的开发

二、汉武帝六巡安定郡

三、西汉与匈奴的交锋

第三节 东汉时期的割据势力和羌族起义

一、安定郡地位的下降

二、隗嚣、高俊割据势力

三、光武帝征讨高平

四、羌人的反抗斗争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固原望族

一、梁氏家族

二、皇甫家族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固原经济社会

一、农业与畜牧业

二、丝绸之路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魏晋时期的固原

一、曹魏控制安定郡

二、魏蜀争夺安定郡

三、西晋时期的安定郡

第二节 十六国诸政权在固原的角逐

一、前赵后赵对固原的经营

二、前秦后秦对固原的控制

三、西秦对固原的短暂经营

四、匈奴入主固原和大夏政权建立

第三节 北朝时期的固原

一、北魏对固原的统治和设置原州

二、北魏前期的社会矛盾

三、北魏后期的高平起义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固原的影响

五、西魏、北周对固原的经营

第四节 关陇集团的形成

一、关陇集团发迹

二、原州“三杰”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固原经济社会

一、农业生产

二、畜牧业生产

三、丝绸之路的兴盛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固原文化艺术

一、佛教与石窟艺术

二、髹漆与绘画艺术

三、针灸鼻祖皇甫谧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文明碰撞与交融

一、行政建制与原州七关

二、隋唐王朝与突厥在固原的对峙

三、吐蕃定居固原

四、唐蕃平凉会盟

五、太子李亨在固原阅兵

六、五代时期的固原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固原经济社会

一、人口与民族

二、农业和畜牧业

三、交通和丝路贸易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固原文化艺术

一、科举制度

二、边塞文学与艺术

三、佛教对固原的影响

四、佛教石窟艺术

五、道教及其他宗教

第六章 宋夏金元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宋金元对固原的统治

一、行政建制

二、堡寨(城)的兴筑与军事防御

三、宋金元对固原的经营

第二节 宋夏争战和宋夏金对峙

一、宋夏三川寨之战

二、宋夏好水川之战

三、宋夏定川寨之战

四、宋夏平夏城之战

五、宋夏关系的转化

六、宋夏金在固原对峙

七、宋夏金争战中的固原籍将领

第三节 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的固原

一、蒙古汗国与金在固原的争战

二、元帝国对六盘山的经略

三、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

四、浑都海、秃鲁叛乱

五、忙哥剌父子与安西王府的兴衰

第四节 宋金元时期的固原经济社会

一、人口状况

二、农业与畜牧业

三、垦荒屯田

四、商业贸易

五、交通运输

六、生态环境

第五节 宋金元时期的固原文化艺术

一、文化教育

二、铜镜文化

三、手工艺术

四、民族与宗教

第七章 明朝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明朝在固原的军事防务

一、徐达攻占固原及行政建制调整

二、蒙古族在固原的军事活动

三、三边总督(制)的设立及其演变

四、固原城池与边墙的修筑

五、固原镇的驻军

第二节 明朝固原的军民之变

一、满俊石城之变

二、固原兵变与农民起义军在固原的活动

三、吴三桂大将马宝

第三节 明朝时期固原的经济社会

一、移民与屯田

二、畜牧业与马政

三、手工业、商业与交通

第四节 明朝时期的固原文化艺术

一、教育与科举

二、方志与边塞诗

三、民族与宗教

第八章 清朝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清初固原的政治军事局势

一、清初抗清事件和王辅臣兵变

二、行政建制和军事地位

三、固原兵的地位和影响

四、清朝前期的固原籍名将

第二节 清朝前期的固原经济社会与生态

一、人口和赋税

二、农业、牧业和手工业

三、交通和商贸流通

四、生态环境恶化

第三节 同治年间的固原形势

一、陕甘回民反清运动中的固原

二、董福祥归顺朝廷

三、左宗棠的抚局政策

第四节 清朝末年的固原经济社会

一、兵燹之后的固原经济社会

二、左宗棠在固原恢复封建秩序

三、甘军抗击八国联军

四、甘军中的固原籍将领

五、英美考察者眼中的固原

第五节 清朝时期的固原文化艺术

一、教育与科举考试

二、文学艺术

三、方志编修

四、民族与宗教

第九章 民国时期的固原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固原

一、军政地位的变更与建制演变

二、辛亥革命影响下的固原

三、军阀的黑暗统治

四、海原大地震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下的固原

一、国民军统一固原

二、固原的兵灾匪患

三、固原大旱

四、国民党的政治统治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固原经济社会

一、人口与经济

二、交通和邮电事业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固原文化艺术

一、教育事业

二、科技文化

三、方志编修

第十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固原的早期活动

一、五四运动对固原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在固原的传播

三、蒿店兵变与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的创建

第二节 红军长征经过固原

一、红二十五军长征在固原的活动

二、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固原

三、《清平乐·六盘山》

四、红二方面军血战六盘山

五、将台堡会师

第三节 红军西征在固原的活动

一、红军西征到固原

二、红军追击军到固原

三、红军援西军到固原

第四节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固原

一、西安事变前后的固原局势

二、固原军民的抗日救亡斗争

三、海固农民武装起义和回民抗日骑兵团的创建

四、摩擦与反摩擦斗争

第五节 固原全境解放与接收工作

一、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二、武装工作大队(游击队)的活动

三、任山河战斗胜利与固原解放

四、县级人民政权建立

五、保卫新生政权的王洼战斗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在固原的创建和发展

一、红军西征时期党的组织建设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权建设

三、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

附录一 固原历史大事记

附录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固原部分革命人物表录

附录三 固原古今地名对照表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