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入主固原和大夏政权建立
大夏赫连勃勃是匈奴族人,原是匈奴南单于的后裔,其父刘卫辰曾归附前秦,被前秦苻坚封为西单于,淝水之战后,刘卫辰势力开始壮大。太元十六年(391),北魏拓跋珪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南渡黄河,直捣刘卫辰所居代来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刘卫辰战败被部下杀害,拓跋珪“杀卫辰子弟宗室五千余人,取其珍宝畜产名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7]。
赫连勃勃是刘卫辰的第三子,辗转逃到高平川(今固原市清水河),投奔后秦,被高平公没奕于收留,并将赫连勃勃招为女婿。赫连勃勃受到后秦姚兴的赏识,被姚兴封为安远将军、阳川侯,辅助没奕于镇守高平。不久,又进封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管鲜卑等族2万余落(户),镇守朔方(今银川至陕西壶口地区)。赫连勃勃为人极度狂妄,极端残忍,义熙三年(407),赫连勃勃率其众3万余骑,伪猎于高平川,袭杀其岳父没奕于,并其部众,拥兵自立,在固原建立大夏政权,自称“大夏天王”,年号龙升,置百官,大夏国是固原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性的封建政权。大夏国的建立拉开了赫连勃勃征战称霸的序幕,义熙五年(409)攻占平凉(今彭阳县红河镇),义熙七年(411)占领安定郡,义熙九年(413)筑都城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义熙十四年(418),东晋灭后秦,赫连勃勃乘机夺取长安,在灞上继皇帝位后,任回统万城,遂命太子赫连璝镇守长安,少子赫连伦镇守高平,后来赫连勃勃想废太子赫连璝而立少子赫连伦为太子,赫连璝闻知后,率兵从长安出发到高平攻袭赫连伦,赫连伦兵败被杀。接着赫连勃勃的次子赫连昌又领兵攻杀哥哥赫连璝,赫连勃勃只得立赫连昌为太子。元嘉二年(425),赫连勃勃病死,其子赫连昌继位。元嘉三年(426),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赫连昌继位、夏国局势不稳之机,连续攻破长安和统万城,占领了高平等北方大片土地。元嘉五年(428),赫连昌在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被魏兵擒获,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逃奔平凉(今彭阳县红河镇)后自称夏皇帝,在这里纠集残部进行反攻,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进行围攻。元嘉八年(431),赫连定受重伤,仓皇西逃,在黄河岸边为吐谷浑所俘,北魏占领了安定郡和平凉郡,立国25年的大夏国被北魏所灭。元嘉十六年(439),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形成了南北朝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