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甫家族

二、皇甫家族

关于皇甫氏家族的渊源,唐代以来屡有记载。据白居易《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铭并序》、林宝《元和姓纂》等记载可知,皇甫氏本宋戴公之子充石之后。汉初,皇父鸾自鲁徙居茂陵,改“皇父”为“皇甫”。后汉,安定都尉皇甫携始居安定朝那,自此皇甫氏家族确立安定为郡望,可见,皇甫氏家族居安定朝那,皇甫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曾任安定都尉、太守,居安定朝那后,自皇甫携开始子孙兴旺,皇甫氏家族走上了兴旺发达之路,直至唐朝宪宗时期皇甫镈任宰相时,曾权倾一时,达到辉煌,唐穆宗继位后,皇甫铺被贬,皇甫家族步入衰落。皇甫携生子棱,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为皇甫规的祖父。

皇甫规(103—174)东汉安定郡朝那(今彭阳县古城镇)人,祖父为度辽将军,父亲任扶风都尉。

永和六年(141),西羌进攻三辅(今陕西西安附近),围安定郡高平(今固原市原州区),皇甫规见征西将军马贤不熟悉军事,便上书顺帝表达自己的忧虑,果然不久,马贤阵亡。郡将认识到皇甫规有兵略,惊服他的才能,便任皇甫规为功曹,率领士兵八百人与西羌交战,皇甫规小试锋芒,西羌立时退却。

永嘉元年(145),安定郡举荐皇甫规为孝廉方正。当时梁太后听政,其兄梁冀把持朝政,皇甫规在策问中指斥时弊,直言无畏,被梁冀贬为郎中。皇甫规见此情势,托病免官,回到安定郡老家,设馆教书,这是固原民间教育最早的记载。延熹二年(159),梁冀自杀身亡,外戚干政结束。汉桓帝一月之内五次颁旨征召皇甫规,皇甫规都没有应征。第二年,汉桓帝又特召皇甫规,拜为泰山太守,皇甫规才受命赴山东平定叛乱。

延熹四年(161)冬,羌族军事大集结并一度攻入关中,汉桓帝任命皇甫规为中郎将。皇甫规在对羌取得军事胜利的同时,采取安抚办法,亲自到安定郡调查文武官员对境内羌族的压榨和残杀,逐条上奏他们的罪行,或免或诛,取得了羌族人的信任,羌族起义暂时得到了解决。在皇甫规所实行的政策措施的感召下,羌族大豪滇昌、饥恬等率十余万人,归降皇甫规。

延熹五年(162)冬,皇甫规被召回京师担任议郎,但因对宦官的索贿不予理睬,宦官郭璜等恼羞成怒,以羌族假降诬陷皇甫规,并降职下狱。宦官的倒行逆施引起三百余名太学生赴京师为皇甫规鸣不平,朝廷迫于压力释放了皇甫规。不久,西北边防紧急,朝廷又征召皇甫规为度辽将军。到军营数月,他发现中郎将张奂才干出众,上书皇帝推荐张奂代替自己。让贤后,皇甫规甘愿为张奂的部下。后来,张奂升为廷大司农,皇甫规复任度辽将军。

汉桓帝先后任命皇甫规为尚书、弘农太守等职务,皇甫规让封不受,甚至故意离开军营,指示他人密告自己违规,想方设法辞官。在担任护羌校尉期间,为缓和汉羌矛盾和促进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皇甫规一生清正,不畏权奸,刚正不阿。他的妻子马氏,善草书,为当时才女,后因拒绝董卓聘娶而遇害。在家乡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学生三百多人,著有文集五卷,对传播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皇甫嵩(?—195)字义真,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叔父为名将度辽将军皇甫规。皇甫嵩少年时即有远大志向,一面刻苦读书,一面学习骑射,文武兼备。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后官至光禄大夫、太尉等职,封都乡侯、槐里侯。

作为东汉后期著名的军事将领,皇甫嵩与镇压东汉末年的张角黄巾军起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一时,州郡失守,长吏逃亡,天下响应,京师为之震动。时任北地太守的皇甫嵩向汉灵帝建议,要通过用人和用钱的办法,解决朝廷人才缺乏和国家府库空虚。

汉灵帝命各州郡在洛阳外围的八个关隘设置都尉,布防护卫,采纳了皇甫嵩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拿出中藏钱和西园厩马赐给将士的建议,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任左中郎将、朱俊为右中郎将,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军。

皇甫嵩与朱俊带兵四万多人,前去镇压颍川军。朱俊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而败,皇甫嵩退守长社,波才率大兵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根据敌我实力和对手依草结营等环境形势,准备趁夜用纵火的办法来出击。果然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在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军被迫后撤。皇甫嵩因功被晋封为都乡侯。接着,皇甫嵩又和朱俊乘胜镇压汝南、陈国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进攻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184年8月,皇甫嵩在苍亭击败了黄巾卜已部。10月,奉命北上,接替被黄巾军大败的中郎将董卓,领军与张梁激战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久攻不下。皇甫嵩便闭营休战,以观其变,乘其懈怠之时,夜袭获胜。11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冯翊,攻克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西北)。汉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共八千户。平定黄巾起义之后,皇甫嵩奏请免去冀州一年田租,用以救济饥民,献帝许之。百姓作歌:“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公元185年,湟中胡人北宫伯玉等入侵三辅,皇甫嵩受命驻兵长安。灵帝中平五年(188)十一月,凉州人王国率军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皇甫嵩任左将军,监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士兵拒敌。王国率领兵马围攻陈仓,从冬到春,攻了八十多天,最后也未能攻下。见占不到便宜,王国只好带着疲惫不堪的士兵解围撤退。皇甫嵩见时机成熟,立即命令全军追击,连战皆捷,大破王国的部众,斩杀敌首领王国。皇甫嵩与董卓意见不和,而他取得的军事胜利又引起了董卓的嫉妒和不满。后来,董卓掌握了东汉政权。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皇甫嵩被董卓召入京城,秘密抓捕入狱,欲杀害。其子皇甫坚寿闻讯赶往京城,当面斥责董卓,加之百官求情,皇甫嵩才幸免于难。

董卓死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太尉、光禄大夫。献帝兴平二年(195),皇甫嵩因病去世在任上,朝廷为了嘉奖他一生的功绩,赠以骠骑将军印绶,他的儿子被封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