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状况

一、人口状况

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固原境内有大量的吐蕃和羌族人口。西夏和北宋对峙期间,在固原地区至陕北一线上,双方集结大量军队,在多次争战中都死亡成千上万的人口。北宋时原州以北至盐州一线屯兵5万多,固原又一次大量人口聚集(主要是军队集结),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宋夏关系紧张时,大量蕃户(非汉族人口)内附,咸平六年(1003)七月“原渭等州言西蕃(西部边境地区)八部二十五族纳质来归”[1],因为军事需要,随着泾源路以及镇戎军、德顺军的建立,开始进行人口统计,当时固原辖区分别属于渭州、原州、镇戎军和德顺军的管辖之下,其人口统计资料在《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和《金史·地理志》中有具体记载,(详见表6—1)。

表6—1 固原两宋时期两州两军人口统计资料

金代的宁夏南部是唐末以来少有的安定时期,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政权开始统治今固原地区长达百余年,女真族入居本地。金代由于军事的需要,造成大规模的外来人口迁徙、军屯于本地,同时金以和平方式取得对固原的统治,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人口剧增。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镇戎军为镇戎州,辖东山、三川二县,人口10440户;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金平凉府辖平凉、华亭、化平(今泾源)等五县,户3.1万余;金元光时(1222)化平县有居民6206户;元光二年(1223),镇戎州有10447户约5万人;金末德顺州有人口3549户,原州(治今甘肃镇原)辖二县,时有户1.78万。另外,由于南宋与金的战争,当时固原一带驻军数量也不少,如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月,四川宣抚使吴璘率兵3万进攻德顺州城,金军5万坚壁不战夜遁;次年七月金兵攻宋军于张义堡(今原州区张易镇),德顺州经过双方较量,胜负未分,金兵得到增援达7万人,宋军失利。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镇戎州、德顺州两州的户数均为北宋户数的一倍多。

元朝本地人口成分复杂,中亚、西亚人大量进入。固原时属陕西行省开成路,人口数字没有保存下来,按当时平均人口计算大约为70800人。大德十年(1306)开成路地震,压死王妃等5000人;至顺元年(1330)隆德县有11963户622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