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固原镇的驻军
景泰三年(1452),调平凉卫右千户所全部官兵驻扎固原,设立固原守御千户所。成化五年(1469),固原守御千户所升为固原卫,隶属于陕西都司。当时,固原卫下辖固原左、右、中3个所。后来,又先后增设西安州、镇戎、平虏3个守御千户所,均隶属于固原卫。
弘治十四(1501),明朝设立固原镇。次年,改开成县为固原州。这样,在固原就形成了卫、镇、州、总制同驻一城的局面。据万历《固原州志·建置志》记载:“州治在城中”,“制府在城中北”,“镇守府在城中西南”,“固原卫在州东”。固原镇防务由陕西总兵负责,所以固原镇常常称为陕西镇。
军镇的最高军官称总兵,驻镇城,统领全镇兵马,总揽防区内的战守事宜。军镇下划分若干个路,每路设参将一员。路下的防御单位则是城堡,每城堡设守备一员。城堡下设堡寨,这是军镇的基层防御单位,每堡寨设把总或操守一员。
固原镇防区范围比较大,东至甘肃华池,西至青海贵南,北至陕西定边,南至甘肃文县,地域面积10万平方千米。固原镇防区设立5个路,即下马路、靖虏路、兰州路、河州路、芦塘路。其中,下马路管辖即下马房关(今同心县下马关镇)、甜水、响石沟、平虏所、镇戎所、红古城、石峡口、关桥、羊房、海喇都、西安州11个城堡,靖虏路管辖靖虏卫(今甘肃靖远县)、干盐池、打拉池、平滩4个城堡,兰州路管辖兰州卫(今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境)、一条城、什字川、买子、桑园儿、笋罗沟、西古城、积积滩、高山、盐场、金城关、安宁12个城堡,河州路管辖河州卫(今甘肃临夏市东北)、党家、千观台、弘化寺、积石关、归德所、洮州卫、岷州卫、芦沟、大庙、沙古堆、永安、哈思吉、分水岭、迭烈孙15个城堡,芦塘路管辖芦塘营(今甘肃景泰县芦阳镇)、三眼井、红水河3个城堡,共计管辖45个城堡。
固原镇的兵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卫所的士兵和各城堡的固定驻军,即带有家眷定居的军户;二是来自外地的轮班客军,即内地各个地方每年派出的轮岗的士兵;三是辖区内州县民户壮丁组成的“土军”,平时种地,冬季训练,有警参战。
明朝魏焕编著的《九边考》卷十《固原镇考》记载:嘉靖二十年(1541),“本镇所属陕西都司管操领官军,共守备固原、靖虏、环庆、兰州、洮州、河州、西固城、阶、文等处,实在并事故官军、土达、民壮、向导、义务、召募、抽选、舍余,共六万七千二百九十四员名。其中,实在马、步二万三千七百四十九员名,公差、巡守等项二万四千九十六员名,事故、在逃等项一万九千四百五十员名”。也就是说,固原镇防区造册官兵总数67294人,实际人数47845人,分布于固原镇及其周边的城堡之中。《九边考·固原镇考》也作了统计:陕西城(固原城)实际驻军4051人,西安各卫4278人,兰州各卫927人,固原卫8312人,靖虏卫2524人,庆阳卫2885人,甘肃卫5204人,洮州卫2476人,河州卫6502人,岷州卫5212人,西固城1203人,阶、文二所4270人,共计47844人。两相比较差1人,属于正常误差。这其中,固原镇的直辖官兵包括陕西城、固原卫二地驻军,共计12363人。(详见表7—2)
表7—2 固原镇驻军统计表 单位:人
据《天府广记》《武备志》统计:嘉靖二十六年(1547),固原镇防区官兵人数41075人;隆庆年间(1567—1572),官兵人数上升为71918人;万历年间(1573—1620),官兵人数有所下降,为55200人;即使到了崇祯年间(1628—1644),还保持在59830人。
除固原镇驻军外,据嘉靖《平凉府志》记载:嘉靖初年,平凉卫指挥使司右所改属固原外,其下辖的左、中、前、后4所驻扎的正军4480人,驻守彭阳城(今彭阳县)的土达兵350人,驻守瓦亭(今泾源县大湾乡南)的土达兵150人。另外,驻守平凉卫中、后2所土达兵140人,均是隆德县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