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店兵变与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的创建
蒿店兵变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9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出中共党员到固原等地国民党军队中秘密建立组织,开展兵运、兵变和武装起义。
1932年9月,蒋介石为控制西北地区军事力量,笼络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邓宝珊,拨给其800支德国造步枪、200支驳壳枪及一批弹药,从西安经平凉运往兰州。中共陕西省委得到消息后,决定夺取这批武器弹药,补给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遂派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兼陕甘游击队政委李艮和周志学到平凉,同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刘杰三以及陈云樵、李华锋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接头,共同商讨夺取武器方案。
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署干部补习队,共260多名学员,设军官队和士兵队。军官队辖3个区队,陈云樵任区队长,学员成分复杂。士兵队辖3个区队,学员成分比较单纯,李华锋和另一个区队长、9个班长都是共产党员。士兵队130多名学员中还有从红二十四军来的共产党员田有莘等人,党组织的领导力量较强,基本上为党组织所掌握,具有兵变的良好条件。
9月25日,干部补习队到达平凉,休整了3天。其间,李艮等与陇东特委研究决定在六盘山下的蒿店(今属泾源县)发动兵变,李华锋任行动总指挥,刘杰三留守平凉接应。
蒿店镇为西兰公路上的交通要冲,公路两侧山大沟深,位置和地形对兵变十分有利。李华锋、李艮、周志学、陈云樵等认真策划部署,决定由李华锋指挥,以士兵队9个班相互策应,形成骨干力量,由陈云樵率一部控制分化军官队,争取愿意革命者随队同行,士兵队大部负责控制队部,夺取枪械,尔后立即撤离,进入固原东山,把兵变部队带往陕北。
9月28日,干部补习队沿西兰公路行进至蒿店镇宿营扎寨,士兵队住在西街,军官队住在东街,队长楚则先等住在军官队一侧。根据宿营情况,李艮等决定晚上11时部队全部休息后开始行动。兵变时间临近时,蒿店河里传出犬吠声,哨兵误以为行动被发觉,遂向李华锋报告。此时,军官队亦有所觉察,增加了岗哨。鉴于情况突变,李艮、李华锋下令提前行动,带领士兵队中的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34人,携带手枪11支、步枪34支,渡过蒿店河向北上山。急行军中负责掩护的李特生、苏冠英等8名同志与部队失去联系,后辗转到平凉陇东特委。
蒿店兵变是中国共产党在固原地区开展较早的一次有规模、有计划的革命活动,也是在固原地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的创建及活动 1932年9月29日凌晨,蒿店兵变部队到周家庄(今彭阳县新集乡周庄村),脱离险境后,立即召开全体兵变士兵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七支队,李艮任政委、李华锋任队长,26名同志编成3个班,这是党在宁夏创建的第一支红军队伍。第七支队继续向陕北方向行军战斗,所到之处纪律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在彭阳石家沟口召集群众大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性质,批斗当地一名地主,使群众备受鼓舞。在街道和沿路刷写“各民族一律平等”“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张贴布告、散发传单,给当地群众留下深刻影响。部队行至甘肃镇原境内宿营时,被当地国民党民团300余人围堵在一孔窑洞里,指战员英勇突围,终因寡不敌众,孤军奋战,周志学与一名董姓战士壮烈牺牲,李艮、李华锋、窦文德、武世英、苏士杰5名共产党员突围后,被中共陇东特委解救到平凉。陈云樵继续卧底敌营,回兰州后遭敌怀疑,屡受查询,在中共陕西省委的斡旋下,于1933年3月回到中共陕西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