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手工艺术
宋元时期的手工艺术主要表现在北宋的砖雕艺术和元朝的建筑艺术两个方面。北宋时期的固原地区很重视以雕刻艺术为主的墓葬文化,各地墓葬出土的精美文物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价值,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墓室多为仿木结构砖墓,墙壁分别以各种人物、花卉、飞禽、走兽雕砖嵌饰,雕砖图像有作母子推磨、碓米,还有肩挑笼箱、酒坛或执壶、托盘者,还有孝子故事、着甲武士等。1998年在原州区黄铎堡镇一座宋墓中出土的山西平定县印方,该印面5.28厘米×5.32厘米,通高5厘米,重182克,正面为“平定县印”篆文,四字相连为一体,背款刻楷书阴文两行“咸平三年八月少府监铸”,体现和反映了北宋中期官印的特色。彭阳县古城镇古城村出土的《东山寨修城记》碑,碑高160厘米,宽79厘米,厚9厘米,碑文残缺严重,但依稀可辨北宋天圣五年(1027),修筑东山寨城始末及宋夏军事形势和若干战事,落款“东山寨酒税康湛书”。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当属北宋砖雕孝子图墓,孝子故事砖雕墓位于西吉县西滩乡黑虎沟,墓室用条砖和方形砖交错砌筑,甬道两侧各嵌一持器械武士雕砖,后壁中部为一小龛内置随葬品。左右两壁砖雕内容主要有侍人、花卉、门窗、孝子故事等图案。右壁孝子故事依次为王祥卧冰求鱼、郭巨埋儿得金、孟宗泣竹生笋。左壁为姜诗通泉跃鲤、王裒闻雷泣墓、曹娥投江寻尸。墓葬建造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得富丽堂皇。砖雕内容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宗教迷信色彩,雕法简洁有力,技术纯熟,概括力强。砖雕人物中的服饰具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和宋服特色,女人皆结高发髻,着襦穿长裙,不露足,仪态温雅端庄;仆人的衣服随便,戴小帽穿长袍及短袖上衣;而读书仕人都着长衫,头包巾、垂耳、系带,行动一副谦卑的姿态;武士却另有一番风采,执矛、披甲,威风凛凛。这些人物着装、行动、姿态,反映了北宋时期封建社会森严的礼教等级制度。
元代时期,由于开成安西王府皇室的日常需要,手工业和建筑业有历史性的发展,开城元代烧窑遗址残存的大量琉璃制品充分说明了固原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发展规模和水平,尤其是遗址中发现的大量以龙和黄色为主调的琉璃龙纹瓦当、滴水描金鎏银等建筑饰件,反映了当时手工制作的工艺水平。
宋元时期延续和发展了唐朝酒文化,酒业繁盛、酒店遍布,金朝女真族和元朝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素有豪饮之风,有着浓厚的酒文化底蕴,这一时期的固原酿酒业比较发达,以致造成对邻近地区酒税收入的冲击,延祐五年(1318)禁止在开城等处酿酒,开城府设立“平准行用库”以规范市场,各县设税课吏,掌榷商贾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