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州郡交替,建制久远。固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现,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劳动、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六盘山区的清水河、葫芦河、泾河、茹河流域等地都有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0多处。这些考古发现的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固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且已经与中原存在文化上的联系,从传说中的黄帝巡游六盘山到早期国家时期,六盘山地区就已经被纳入王朝行政统属体系之内。
夏、商时代,固原地区属鬼方,为北狄、西羌等古部族游牧之地。
西周时期,今固原称为大原。“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在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就有关于周宣王时期派大将尹吉甫在固原(时称大原)北征游牧民族猃狁而大获全胜的故事。西周的分封制也推广到六盘山腹地,获国奠都红河上游。
春秋时期,今固原地区为乌氏戎、义渠戎等少数民族的乐园。
战国时期,本地属秦国版图。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出兵攻取乌氏戎地,置乌氏县,为宁夏地区行政设置之始,后又增设朝那县。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秦昭王灭义渠,置北地郡。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全面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6郡,今固原地区属北地郡,下辖乌氏、朝那县诸县。
西汉时期,承袭秦制。今固原初属北地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北地郡为安定郡,北地、安定两郡均属凉州刺史部。安定郡治高平,辖21县,属今固原的有高平、朝那、乌氏3县和月氏道(民族县)。东汉的行政建制沿袭西汉,只是安定郡治移至临泾。
魏晋南北朝初期,鲜卑、匈奴、羌等部族入居固原北部,先后属魏国雍州安定郡,西晋因之,前赵(318—329)为朔州,治高平;后赵(319—350)灭前赵,为雍州安定郡、陇东郡;前后秦(351—394、384—417)因之。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在固原建大夏国(407—431),据宁夏全境,置梁州安定郡、平凉郡及高平城。北魏太延二年(436)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改置原州。北周(557—581)仍置原州。
隋统一全国,地方行政建制设州、县二级。大业三年(607)改原州为平凉郡,郡治平高县(今固原)。
唐朝实行道、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建制。今固原全境属关内道。改平凉郡为原州(治平高县),在固原有平高县、百泉县,后一度改平凉郡,又复改原州。
五代时,吐蕃、党项等民族,在原州生活并建立政权。
北宋的地方行政建制为路、州、府、军、监,其下辖县、镇。宋初,属原州;咸平五年(1002)改隶泾原路,又改秦凤路,辖镇戎军、德顺军、怀德军、原州、渭州、西安州;建炎四年(1130)被金攻占,属熙秦路,辖德顺州、镇戎军(后改州)和原州等。
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行中书省的行政建制,全国设十一个行中书省,省下设路、府、州、县。元初为原州,属陕西行中书省,至元十年(1273)置开成府(路),为安西王行都,至治三年(1323)降开成府(路)为州。同置广安州、隆德县。
明代在全国设南北两直隶地区和十三个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此外,在边境军事要地设置军政统一的卫、所,从事屯防。今固原当时为边防重地,属陕西布政使司,有固原州、静宁州,属军事建制为固原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三边总制府和陕西镇提督府驻节固原镇。固原当时还是延绥、甘肃、宁夏三个边防重镇指挥部——“三边总制”府的所在地。
清代在地方设省,省下设府、直隶州、县(厅),同时又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清雍正二年(1724)裁卫、所,置府、州、县,固原为固原州,属甘肃省平庆泾固化道,后升固原直隶州。
民国建元,省制未变。1913年裁府存道,设置固原、化平、隆德3县,属甘肃省泾原道(治今甘肃省平凉市)。1927年,固原、海原、化平、隆德4县改属甘肃省陇东行政区。
1936年红军西征时,曾建立固北县苏维埃政府。后不久,固北县政府撤销,属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
1938年,甘肃省将固原、海原、隆德、静宁、会宁5县边界地区划为特区,设平凉专员行署。
1942年,改置西吉县,并将西吉、海原、固原3县划为特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固原、隆德、化平3县属甘肃省平凉专区,西吉、海原2县属甘肃省定西专区。固原设县,辖城关市(1953年1月更名城关区)。
1950年5—6月,西吉县、海原县改属甘肃省平凉专区。同年9月,改化平县为泾源县。
1953年5月,泾源县改名泾源回族自治区;同年11月,设专区级西海固回族自治区,辖西吉、海原、固原3县,治固原县城关,属甘肃省。
1955年5月,泾源回族自治区更名泾源回族自治县。同年12月,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更名固原回族自治州。
1958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同年10月,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告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设立固原专区并整建制划归宁夏,固原专区辖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泾源5县,专员公署驻固原县城。
1970年11月,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行政公署,行署驻固原县。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划固原县东15个公社置彭阳县。当年固原地区置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泾源、彭阳6个县。
2002年7月,撤销固原地区、固原县,设地级固原市、原州区(原固原县地域)。固原市下辖原州区和西吉、海原、隆德、泾源、彭阳5县。
2003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卫市成立,划固原市海原县为中卫市管辖。固原市现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