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的固原
2025年09月26日
六、五代时期的固原
唐末社会危机重重,黄巢起义彻底打乱了唐朝的统治秩序,虽然这次暴动被镇压下去,但唐廷对地方也因此而完全失控。唐天祐四年(907),朱温消灭唐朝,改国号梁,中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短命的朝代,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共53年。在南方及河东地区也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合称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北方地区战争不断,社会经济遭到较大破坏,军阀掌权、政治腐败。但这一时期的固原战事相对较少,境内大部被吐蕃占据,只有彭阳县东北部分区域(隋唐湫谷县的辖境范围)属北方各割据政权,先后属岐(李茂贞的割据政权)、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辖地。
总之,隋唐五代时期,固原地区是中原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王朝对于经营管理固原地区也高度重视,在行政建置和管理方面积极开拓。这里有汉、突厥、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民族及大量外来民族的迁徙流动,农耕区与畜牧区犬牙交错的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当地民族间的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异常活跃。固原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也使其成为多民族征战的重要区域,在激烈的文明碰撞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