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征讨高平

三、光武帝征讨高平

新莽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刘秀与兄刘聚众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更始元年(23),更始帝命刘秀行大司马事,巡行河北,此举成为刘秀自河北定天下的契机。第二年,刘秀受封萧王。其间,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击败铜马、招降赤眉等起义军。建武元年(25)六月,刘秀称帝于鄗南(今河北柏乡县),后定都洛阳。为讨伐公孙述、隗嚣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光武帝御驾亲征高平(今宁夏固原)。

自建武八年(32)正月,刘秀大将来歙率两千余人伐山开道攻占略阳,隗嚣惧怕尚有大兵,派遣大将王元扼守陇山坻,行巡把守番须口,王孟把守鸡头道,牛邯守瓦亭,隗嚣亲自率大军攻打外围,公孙述遣兵助攻略阳,致使汉军数月不能攻下。隗嚣凭借六盘山屏障,于各要塞处设防,试图将汉军拒之六盘山以东。隗嚣为夺回略阳,命其大将牛邯驻守瓦亭这一重要关隘,但如此险阻关隘,最终未费吹灰之力而攻下,得力于归顺光武帝的原隗嚣大将王遵。王遵和瓦亭守将牛邯是老朋友,得知牛邯有东归光武之意,遂修书牛邯劝降,牛邯思忖十余日,归顺了光武帝,拜为太中大夫。牛邯于瓦亭关倒戈归降刘秀,严重影响隗嚣的军心,因此,继牛邯之后,隗嚣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约十余万人归顺刘秀。牛邯投降后,其所守的瓦亭,便成为汉军攻取天水等地进军的畅通要道。为光武帝御驾高平,攻取陇西打开了六盘山以东的大门。

同年,刘秀与河西大将军窦融等五郡太守及大军会师高平。在高平,君臣举行朝会仪式。光武帝宣告百僚,大设宴席,并高规格相待,嘉封爵级。

随着牛邯在瓦亭关倒戈,河西大将军窦融率河西五郡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整军待命出击,形势对光武帝极为有利。

光武帝亲征,打通了陇山以东的通道,瓦亭、高平的取得,使刘秀进军天水有了一个安全无虞的后防。刘秀大会各路诸侯于高平,加强了团结,统一了思想。接着攻取天水,进展非常迅速。

隗嚣及部众溃败,城池陷落。隗嚣派王元入蜀求救,隗嚣携妻子家室奔西城,田弇、李育二将驻守天水。光武帝命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围西城;耿弇与虎牙大将军盖延围天水。汉军将两处城池团团围困,暂且相持。八月,光武帝自天水东归。十一月,隗嚣部下王元、周宗率蜀兵五千余人,赶到西城,以百万之众相呼,汉军未及成阵就大败。王元等得以入城,迎隗嚣归冀(今甘肃甘谷县东南)。汉兵围西城失利。同时,汉军吴汉等军粮运输不及时,吴汉、盖延等退回长安,天水、陇西、北地、安定等地复附隗嚣。

在解决割据的陇右隗嚣政权和巴蜀公孙述政权的同时,光武帝还致力于解决受匈奴支持的卢芳割据政权。

卢芳,字君期,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人。王莽末期,中原内乱,卢芳诈称是西汉武帝与匈奴谷蠡浑邪王之姊的后代,领三水属国羌胡起兵。更始三年(25),卢芳自称西平王。同时,遣使至匈奴、西羌求和亲。匈奴单于遣旬林王领兵数千迎接卢芳到匈奴,立其为汉帝。中原大乱之时,五原人李兴、随显,朔方人田讽,代郡人石鲍、闵堪,各起兵称将军。建武四年(28),匈奴分别与他们和亲,欲拥立卢芳。五年(29),李兴等迎卢芳,定都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占据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等五郡。

建武十二年(36),卢芳遣军进攻云中,久攻不下。其将田讽等举郡降汉,随显图谋胁迫卢芳降汉。卢芳知道后遂弃辎重,与十余骑逃奔匈奴。建武十六年(40),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进居高柳(今山西阳高)。不久,卢芳遣使降汉,受封代王。同年冬,卢芳入朝,途中又接到诏令让第二年进朝。卢芳遂叛,匈奴遣骑迎接,留匈奴十数年,病死。

卢芳的败亡,标志着刘秀统一全国大业的完成。在光武帝完成统一的过程中,河西诸郡出兵夹击,作用巨大;光武帝御驾高平,亲征天水,成为他开创东汉政权的历史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