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二、固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宁夏有较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它们属于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宁夏的旧石器遗址由北至南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灵武、北部青铜峡、西部贺兰山南麓的中卫以及南部六盘山区茹河上游的彭阳。时代属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

2002年初,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中国晚更新世人类起源与环境因素”启动,宁夏地区成为项目工作目标之一,并于该年4月组成旧石器考古联合调查队,在宁夏境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野外调查,其中将第四纪地层较为发育,沉积厚度大,流水切割使地层露头易于寻找的彭阳县茹河等地作为重点调查。

2002年4月,为完善《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册》的出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耿志强、樊军、王安位来到彭阳,同彭阳县文物站祁悦章、杨宁国沿岭儿、刘河作进一步详细调查,在陡峭的崖壁上发现有石片和破碎的动物化石等遗迹。2002年7月,国内外学者专家沿茹河两岸徒步作全面的考察。在岭儿、刘河等采集了部分石器和动物化石,初步确认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2003年4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国际史前及原始科学协会执行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与人文科学国际理事会成员黄慰文、高星等人,专程到彭阳以茹河流域为重点区域进行调查,进一步确认了白阳镇姚河村岭儿、刘河4处旧石器时代和1处湖泊遗址,从地层对比来看,此次发现新地点的文化层与“水洞沟文化层”时代相当或相近,属于晚更新世的晚期和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万—1万年之间。这5处遗址从上到下依次为全新世古土壤、马兰黄土、冲积黄土,出土的动物门牙化石和尖状器、刮削器、石片等旧石器时代遗物大多分布在距地面深8.8米、文化层厚约2—3米的马兰黄土层中。其中的石器规格以小型为主,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石片、石核、断块等类型,岩性主要有燧石、英砂岩、白云岩和硅质灰岩等,剥片技术主要使用了常见的锤击法和砸击法。同时采集到古脊椎动物化石2件、牙齿化石2颗,马属化石牙齿残块1枚。

岭儿、刘河等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固原市境内首次发现如此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它的发现填补了宁夏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将固原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万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