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生态环境

六、生态环境

宋元时期出于军事需要和长期的战争,六盘山区的森林树木除了用于战争,还被砍伐运往中原做建筑材料,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宋代人已经有朴素的生态观,实行林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政策,奖励耕植,林农并举,大力倡导边境植树造林。固原设置军事性质的行政建制,是防御西夏的前沿,北宋计划在军营建设军事防护林“以限胡马”,对付具有进攻性的西夏军队,但没有付诸实施。为了防御西夏修筑了很多寨堡,采取“屯田实边”的治边措施,招募了不少名目的各种军队,开垦大量的土地,草场几乎都垦为农田,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也都改为农耕生产,加之频繁战争的长时间对峙,对这一地区的森林和草场毁坏极为严重,屯田范围之广,已经到了无地不耕的地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元代初年,六盘山生态尚好,成吉思汗征伐西夏时避暑在此并于山下的开城建立行宫,驻守大规模的军队,导致大量的荒地先后开垦,同时安西王府的修建,使六盘山森林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砍伐,这一系列的行为使固原当时的生态环境在北宋战乱毁坏的基础上更为加剧,元统一南宋后军屯减少,草场得以恢复,掠夺式的侵占牧地已经弱化,生态环境得到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