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兴盛
固原地区在中西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丝绸之路由长安到河西走廊最短线路的必经之地。从西汉起,丝绸之路成为中原与西域通商贸易的重要通道,西域商人始终是成群结队地来中原经商。虽然汉末魏晋战乱分裂,但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西北,并未因战乱分裂而衰落下来,而是继续发展。北魏统一北方之后,首先打击占据西域的柔然部落,扫除了丝路障碍,使西域及中亚各国与北魏都城洛阳间的往来络绎不绝,高平镇作为北方重要军镇之一,成为东西商道重要的商业经营地区,很多使者、商人经由高平前往洛阳。商队往来增加着朝廷的赋税收入,按照北魏入市一人交税一文及店铺分五等纳税条例,庞大的商队与经营奇珍异宝的蕃客邸肆,是北魏官府最欢迎的纳税对象,正光年间(520—525)各地反魏起义层出不穷,又值水旱频繁,北魏政府下令停断给百官的例酒,但却格外规定“远蕃使客,不在断限”。因此,胡商的往来不仅增加了政府的税收,而且庞大的胡商队伍所携的奇珍异宝满足了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需要。北魏建义元年(528),波斯使者不远万里进贡一头狮子给北魏,途经高平时正值高平起义发生,被万俟丑奴截留,高平起义被镇压后,波斯使者再将狮子送往洛阳。20世纪80年代,在原州区南郊的北魏墓葬中,出土有一枚波斯萨珊王朝铸造的银币。李贤夫妇合葬墓中,出土有玻璃碗、金戒指和鎏金银壶等波斯珍品。玻璃碗质薄透明,呈碧玉色,碗外饰两圈突起的圆钉。这是中国已发现的玻璃碗中最完整的一件,据专家鉴定此属伊朗北部吉兰地区的产品。金戒指上镶青金石,石上微雕一双手上举跳花绳的人像。青金石产于伊朗和阿富汗交界地区,说明金戒指来自西亚。出土的鎏金银壶在波斯萨珊王朝文物中极为罕见,对研究萨珊工艺美术、萨珊与罗马关系、波斯与中国关系都有重要价值。鎏金银壶通高37.5厘米,重1.5千克,高长身,卵形腹,细颈、鸭嘴形流,圆形底座,弯曲两端成羊头,顶端铸一人头,高鼻戴圆形帽。壶身腹部一周突起的三组六人男女图像,一组为裸体,似表现英俊战士得到女子爱慕情景。银壶造型别致精美,具有浓厚的罗马风格,但主题图案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鎏金银壶是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的见证,是丝绸之路商贸频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