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的兵灾匪患

二、固原的兵灾匪患

民国前期,甘肃及中央政府权势衰微,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地处陕甘(宁)交界地带的陇东地区成为西北兵灾匪患较为严重的地区。

固原兵灾匪患的兴起 1915年2月9日,平凉陇东镇守使署内哗变,200多人持械焚掠商号后,从平凉北塬流窜至固原青石峡,打家劫舍,当地民众称其为土匪。20世纪20年代进入军阀割据和国民军统治的高税捐、高摊派时期,军阀为了添补军费,加大了对民众的剥削,又频繁征募兵丁,劳动力减少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固原地理位置特殊,又是各路军阀征战的必经要道,所过之处随意劫掠奸淫,无恶不作。即使军纪较严的国民军过境时,来时的招待费,去时的开拔费,拔壮丁、拉车、派夫、供粮草、预征田赋……各种剥削五花八门,农作物、房屋、耕牛、农具被破坏屡见不鲜,遇到战时无辜民众还会被军队杀戮。1929年秋,国民军主力大举东下,离开离境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并大量征用本地骡马来驮运劫掠的财物,而一些掉队的散兵为了生存就带枪加入土匪队伍,天灾人祸相互交织,致使固原地区经济几近崩溃,农民的生存环境变得更为恶劣,部分民众便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穷山恶水出刁民,乱世荡道衍奸匪”正是固原当时的真实写照。

匪患蜂起为祸一方 民国前期,固原本地土匪蜂起,股匪杨子福兄弟(同心县人)势力最强,队伍人数过千、枪马俱齐。另外,还有海原的吴发荣和王富德、平凉的惠彦清、张家川的马顺、河州的王占林及马鸿义和李尕虎子等股匪,队伍大都在30—100人之间。从1926年起,他们横行固原及周边各县打家劫舍达5年之久,不但在农村抢堡夺寨,而且常常游走于各县及其乡村,屡破固原县城及其周围的隆德县城、海源县城、化平县城。最严重时隆德曾一度与静宁、庄浪沦为土匪巢穴。1928年,杨子福先后伙同马顺、惠彦清等匪众3次洗劫隆德,最多的一次曾聚众2000余人,搜杀抢掠隆德县城3天才离去。1929年起吴发荣盘踞静宁为祸隆德,1930年初又派队伍直接驻扎在隆德县的联财、神林、沙塘一带,坐地敛财达半年之久。其间,王富德部、马顺部、马廷贤部等股匪也曾多次洗劫隆德县城及其三合、中川等地。甘肃“湟马事变”的始作俑者马仲英于1929年初率众万余人到隆德,得知消息的民众早已逃的逃、躲的躲,整个县城已是人去屋空、满目萧条。

1928年3月,河州土匪王占林窜入固原大营川、蒋口、满家堡、碾子头、蒋家河等村掠财焚舍、伤害无辜;1929年夏又转战固原西山一带为祸一方;10月率领匪众万余人围攻固原县城两日。次年4月又在固原郊外的村庄大肆焚杀,伤害村民约千人,所做恶行罄竹难书。除此之外,股匪马廷贤、杨小猴子也曾先后在固原七营、黑城、杨郎一带打家劫舍。泛滥的匪患令固原“四野遭劫,陷为贼巢,民罹惨皆,无所幸免。烙老烤少,抢财拉畜,焚舍杀人,屠牛宰羊,红颜被污,尤掳姑妻,淑女受侮,因玷愤死”[2]

抵御匪患保境安民 1928年发生在隆德县境的两起由导河流寇引发的匪患,由静宁行至隆德好水川时,被国民军冯玉祥部追至野鸡岘时包围绞杀。5月,导河流寇200余人攻陷了隆德县城,民团团总和20余名普通民众被杀害,城中财物被洗劫一空。1929年王占林第一次围攻固原两天时,国民军从平凉赶到才化险为夷。与此同时,为了协助驻军剿匪、保境安民,按照甘肃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县都积极发动民众建立了民团组织。为求一方太平,一时间民众热情很高,于是人人起而自卫,训练场上大刀长矛列阵,跑旗、摆阵每日集训秩序井然,短短几个月固原及其周边各县办起近50支民团,其中固原30支,隆德10支,化平4支,在打击匪盗、维护地方安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28年马顺、杨子福率众从静宁返回漳州、化平时,路过隆德县三合镇为祸乡邻,县民团在固原马怀德的民团帮助下坚决抵抗,绞杀窜匪七八十人,也打通了受匪乱影响封锁多年的六盘大道。1929年冬,隆德县县长组织全县民团2000余人进剿为祸单家集的土匪王富德,民团进剿时土匪顿时四处逃散,民团追杀到土匪四五十人。1930年吴发荣盘踞固原张易堡红庄西山一带时,农民李富清曾率张易堡民团奋勇杀敌,挫败了土匪的嚣张气焰。总之,自民团成立后,固原及邻近地区的小股土匪基本被肃清或溃散,大股土匪也屡遭痛击,百姓稍得安居。

为了有效防御匪患,各地富户也积极组织乡邻夯筑堡寨,每逢土匪到来前,得到消息的乡邻就会携老扶幼躲入堡内。固原黑城祁家堡子就是当时修建的,堡子有外城和水壕,可容纳两三千人躲避,发挥了保护乡邻的积极作用。但土匪出没无常,防不胜防,常常是“一日数谣,一传百误”,让人坐卧不宁,老百姓整日提心吊胆,如惊弓之鸟,甚至每见有人急促行走,就会以为是土匪又来了,便抛家弃舍退避土匪。

地方武装再起纷争 中原大战后国民军败北撤出甘肃以后,甘肃一度出现权力真空,社会重又陷入严重失范状态。1929年,陇东陈珪璋趁饥旱起事,拉起地方武装势力。10月,陈珪璋请来避居于大连的黄得贵作讨逆军第二路司令。不久,黄得贵又因与陈珪璋不和,拉走一连骑兵,与固原的李富清民团合作,另立一支地方武装,占据着固原、海原一带。

1930年,蒋介石为控制西北,委任黄得贵为甘肃讨逆(指冯玉祥)军第二路军军长,并任命陈珪璋为陇东联军司令。4月,黄得贵将各乡民团集中至固原县城,委任张易民团团总李富清为第一旅旅长,陈德廷(七营人)为第二旅旅长,与前来争夺地盘的国民军宁朔师长苏雨生部,在固原城郊西平梁一带开战,宁朔兵败北。6月,陈珪璋、马廷贤、鲁大昌三人派代表到固原同黄得贵商定:组织甘肃联军,消灭仍留在甘肃的国民军,即雷中田部;在天水设立联军办事处,马建谟(马廷贤代表)为联军前敌总指挥;陈珪璋为陇东路联军司令,黄得贵为陇北路联军司令,马廷贤为陇南路联军司令,鲁大昌为陇西路联军司令。7月中旬,四路联军以马培清为甘肃联军总指挥,进攻兰州。马廷贤部占领定西时,杨抱诚旅到达静宁,黄得贵部却转向进攻平凉。马廷贤在定西被马麟部击败,退回天水。1931年,黄德贵又先后在隆德击走陈珪璋部,在静宁赶走土匪吴发荣,在庄浪收复了马三刚。杨万青流窜至镇原后,陈珪璋部乘机盘踞固原城,并派人杀害了黄得贵,暴尸街头。后因陈珪璋部内变,又与李贵清部结成联盟。自此,李贵清分管固原、海原、隆德、庄浪、化平等县,陈珪璋部分管平凉、庆阳、泾川、镇原、崇信、灵台各县。

随着纷乱日益增加,固原及周边各县长期处于失序状态,基层民众渴望中央权威的介入,渴望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