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肩负政治与军事使命的张骞为通西域,开辟了一条影响十分深远的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对西北地区的开发意义重大,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固原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而得到空前的大开发,开发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民族诸多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两汉时期固原的社会变迁。

固原是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东段上的重镇,其走向由西安沿泾河西北行,经陕西的泾阳、淳化、旬邑,甘肃正宁、宁县、镇原,进入宁夏彭阳,抵达固原城,西行经海原,复入甘肃境;从靖远县东北的石门附近渡过黄河,经景泰县抵武威和西域。西汉对于固原的开发正是随着这条丝绸之路而逐步展开,因此,某种程度上而言,丝绸之路促使西汉时期固原的大开发,成就了固原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汉朝政府通过丝绸之路,把内地的丝和丝织品、钢铁及冶炼技术,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如漆器、铜镜、陶器等著名特产,传入天山南北和中亚,并经中亚远播欧洲。后来,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也经由这条道路传入西方。西方的葡萄、苜蓿、胡桃(核桃)、胡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石榴等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畅通而传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丝绸之路的开通,给汉武帝巡视安定郡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加之西北边境的安定,汉武帝开始巡视边陲,检阅军队,向匈奴炫耀军威,以显示皇帝的功德和威力。从公元前112年到公元前88年先后6次到安定郡巡视,足以说明固原这座边关重镇在西汉王朝的政治军事中的重要地位。

西汉政府对于固原的控制,是以固原为据点,征战与守城皆可进退自如;亦可以固原为据点,疏通丝路通道,控制西域诸国。因此,西汉王朝非常重视固原的战略地位,早期开发固原,直接源于疏通丝绸之路,达到经略西域、攻灭匈奴之目的。同时,伴随着对匈奴战争的不断胜利,对西域的控制不断加强,丝绸之路使固原更为昌盛,这显然是一个双重驱动的历史过程。东西方商贾汇聚于固原,驼铃所至,一片繁荣景象。

固原,在地理位置上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具有天然的拱卫屏障作用,因而其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气候环境上,因与六盘山接壤,境内河流漫漫,犬牙交错,水草丰美;在经济与文化上,固原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中转站,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流之地、中原文化与边塞文化交会之处。西汉政府对于固原境内丝路通道的开辟,以固原古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而成,主要形成了以萧关古道、瓦亭城、固原古城、回中道为格局的丝路通道,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西汉时期固原境内的交通要道。固原古城,傍六盘山而据,草木茂盛,在汉代时期气候湿润,清水河穿城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各民族杂居其间,利于通联西域,成为开辟丝绸通道的首选之地。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途经今平凉、固原到武威。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伴随着张骞通联西域的进程,出于经略西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西汉建置安定郡,治所高平城,正式建构起丝绸之路必经的古城——固原古城。以固原古城作为据点,通联西域的最古老的通道就是萧关古道。萧关,在秦时已经设立,作为西北拱卫关中的雄关,其军事作用十分明显。至西汉时,在萧关古道,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事频仍,张骞通西域以后,萧关古道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而闻名于世。除了萧关古道以外,另一条重要的丝路通道和边塞要地就是回中道。回中道亦开发于秦始皇时期,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主要以军事地位著称于世。汉武帝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回中道的开发,使之成为西汉时期重要的边塞要道和交通要道。回中道的开通,为后来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成为通往河西、西域的交通干道。还有瓦亭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遥相呼应高平城,山水交错,地势险要,为西汉时期与匈奴战争的必争之地。

西汉以后丝绸之路东段路线及固原位置图

西汉时期,在固原地区建立城郭,修筑边塞,拓实交通,一方面,为丝绸之路的开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了固原地区的开发,进一步加强了固原的军事政治地位,使得固原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著:《史记》(修订本),中华书局,2014年版。

[2](东汉)班固著:《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南宋)范晔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固原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固原史地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古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薛正昌:《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7]林剑鸣著:《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佘贵孝、郭勤华:《固原历史》,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刘光华主编,汪受宽著:《甘肃通史》(秦汉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徐兴亚:《西海固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李怀仁、摆小龙、马一宝编著:《西吉县文物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2]贠有强主编:《六盘山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3]何兹全著:《秦汉史略》,北京出版社,2018年版。

【注释】

[1]周振鹏:《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2](南宋)范晔:《后汉书·西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