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形胜、自然概况。中国近代史学大家梁启超说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一片地域不仅养育了生活在那里的人类群体,而且决定着其发展走向。地域条件是一切物质生活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区域的方位、地貌、气候,以及由多重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都必然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形态及其发育程度产生巨大影响,并从而决定该区域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要全面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首先要对其自然环境和地理形胜有概略的认识。固原市位于黄土高原中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区,地处东经105°19′—106°57′和北纬35°14′—36°31′之间,东与甘肃庆阳市、平凉市为邻,南与平凉市相连,西与白银市分界,北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历史上的固原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接合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也是一个农牧兼并的地区。固原是黄河支流清水河与泾河、茹河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固原独特的历史。固原总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52.33平方千米,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个省会城市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固原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个地级市之一,是宁夏回族主要聚居地区,市人民政府驻地原州区。至2021年底,全市有常住人口114.2万人,其中汉族占53%,回族占46.8%,其他散居民族占0.2%。人口密度约为84.76人/平方千米。现全市辖四县(西吉、隆德、泾源、彭阳)一区(原州区),设6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814个村委会,68个社区居委会。

固原属黄土高原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年平均日照时数2518.2小时,年平均气温6.2℃,年平均降水量492.2毫米,年蒸发量1753.2毫米。境内主要水系有清水河、葫芦河、渝河、泾河、茹河等,年平均径流量7.28亿立方米。野生植物和名贵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有蕨菜、沙棘、发菜,国家重点保护的黄芪、桃儿七和北方少见的窝儿七、暴马丁香等。珍贵树种有云杉、水曲柳等,野生药材植物有530多种,珍稀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钱豹、赤麂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膏、石油、岩盐等,其中探明的石油储量4.9亿吨,煤炭储量7亿吨,岩盐储量100亿吨。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和黄河中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形成了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这种地貌的存在时间已经相当长久。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和屡为戎马之场的史实,我们则得知这里曾经一直具有较为优良和适宜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

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将全市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境内月亮山、云雾山等众山分野,终会于六盘山,海拔大部分在1500—2200米之间。六盘山是清水河、泾河、葫芦河、茹河等黄河支流的发源地与分水岭,也是天然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故有“天然水塔”“黄土高原绿岛”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