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交通运输

五、交通运输

宋夏金时期,城、寨、堡前所未有的大量设置及其之间的联络等军事原因,六盘山区许多地方之间的道路被开通,形成以镇戎军(原州区)、德顺军(隆德县)为中心的多条交通干道。镇戎军是重要的运粮线路,为“中华襟带”[10],向北沿清水河直达灵武,南接瓦亭川进入泾河河谷,西连好水川至德顺军,其交通地位不言而喻。德顺军为山外四寨之首,东南至六盘山,越过马道四十里到瓦亭,然后可到平凉,德顺军西四十里为神林寨,再往西就到静边寨(静宁县),德顺军北通德胜寨(今西吉县硝河乡),东北到达镇戎军,军政建制的互通形成了相对便捷的交通路网。金朝把六盘山骑道改造提升为六盘山道,成吉思汗攻占德顺州,驻跸固原后,对金朝修建的六盘山道进一步修整,道路畅通,形成了西到兰州、南抵西安的交通要道,奠定了固原交通主干线的基本格局,尤其是元朝驿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西交往畅通无阻,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浑都海之乱后,元世祖忽必烈加强了对六盘山地区的防务,其三子忙哥剌安西王在今开城镇建立安西王府,大批商贾慕名而至,以盐茶马互市为主,农副产品贸易扩大,商业贸易逐渐繁荣,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邮传,使驿往来入行国中。”其中六盘山道各驿站每天用马超过100匹,形成了“昼夜未尝少息,常见铺马不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