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军抗击八国联军

三、甘军抗击八国联军

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董福祥率领甘军,随刘锦棠征剿关内外。清廷决定将甘肃的马步八营归董福祥统领,驻扎在北京至天津的通州一线。光绪二十四年(1898),甘军同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并列为北洋三军,统归荣禄(满洲正白旗人)节制。同年十月二十四日,荣禄奏准将北洋三军和宋庆率领的毅军合编为武卫军。

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2000余人,乘坐火车自天津进犯北京。甘军当即控制北京车站,并杀死前往车站迎接援军的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五月十八日,董福祥命令甘军将领马福禄、姚旺、马海宴等率领部队,前往黄村(今河北大兴县)与义和团一起抵抗侵略军。甘军抵达廊坊后,命令骑兵设下7处埋伏,步兵在两翼掩护,与八国联军短兵相接,战况惨烈。五月二十日,甘军将领姚旺率部与义和团配合,分两路向廊坊车站发起攻击,与1000多名八国联军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战斗,虽然甘军和义和团损失惨重,但却有效阻击了八国联军企图通过京津铁路入侵北京的部署,只能退回天津。

八国联军多次进京无效后,他们以“保护使馆”为由,开始调兵入京,并且武装挑衅,射杀平民,清政府对外宣战。对外宣战后,甘军奉命配合清军八旗兵攻打各国使馆。董福祥率领甘军,自五月二十五日开始,先后攻破和焚毁了比利时、奥地利、荷兰、意大利等国使馆。五月二十九日,甘军集中力量进攻肃王府和德、法使馆。甘军死伤千名,六月初,清政府又命令甘军抽调兵力,赶赴天津助战,董福祥命姚旺所率部队先行出发,决心抵抗八国联军,甘军成为保卫京城最可信赖的力量,董福祥也多次受到加封。七月十九日,俄军向东便门发起进攻,继而占领东便门并向内城的建国门发起进攻,甘军在城墙上布防,俄国一名上校和先头部队指挥官华西列夫斯基被击毙。日军配合俄军攻打朝阳门、东直门,甘军英勇抵抗,牺牲300余人,日军也同样伤亡惨重。七月二十日,甘军因孤军奋战,无力支撑,只好撤入内城从彰义门(广安门)退出,北京城彻底被八国联军掌控,董福祥率领残部护卫慈禧太后及光绪皇帝从西直门逃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