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况
2025年09月26日
一、宁夏新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况
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磨制技术,制造出了更为精细的磨制石器,而且还学会了烧制陶器,旧石器时代也由此逐渐过渡到新石器时代。不过各个地方因地域和发展的不同,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和标准也不一样。史学界普遍将距今12000—40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称为新石器时代。
从当时的社会形态来看,这一历史时期已进入农耕阶段,氏族的居住形态已经形成,开始过筑房定居的生活,社会组织也由母系氏族公社逐步演进为父系氏族公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显示,先民的居住地主要选择在临河的台地、山丘,或者是选择环山的小盆地,这里有耕地、有水源,又有可捕鱼以补充生活的自然条件……成了理想的先民定居的环境。农业文明的渊源大可由此追溯。新石器时代的不少遗址,就是远古人类根据当时的生态环境看重并选择的有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地方,正如墨子所言“古之民就陵阜而居”。
宁夏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同样体现出先民们依山傍水而居的理想居住形态。从旧石器时代的水洞沟遗址看,远古时期宁夏境内的人类活动较少,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宁夏境内普遍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址。固原市境内(包括中卫市海原县)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670处,主要分布于泾河、茹河、葫芦河和清水河等河流及其支流沿岸便于人们生活的坡形台地、丘状山坡及塬地之间,墓葬大多高于居住遗址,位于山梁的较多。主要的文化类型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在宁夏境内不仅有充分的体现,并且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原始文化——菜园文化及齐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