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人怎样安排饮食

14.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病人怎样安排饮食

(1)减少食物中嘌呤含量。

痛风患者每日摄入嘌呤应减少到150mg左右,忌用富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干豆类,沙丁鱼,凤尾鱼,肉汤等。烹饪时最好先煮肉类,除去原汤再烹调,因为50%嘌呤含于汤内。

(2)限制总能量,保持理想体重。

体重指数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因此,肥胖者应使体重降至理想范围。但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减少,不可操之过急,避免体重降低过快。因能量减少过快,易造成体内酮体升高,酮体与尿酸竞相排出,抑制尿酸从肾小管排泄,使尿酸的排出减少,促进痛风的急性发作。严禁暴食,宜少吃蔗糖及各种甜食,以降低机体对嘌呤的敏感性。

(3)限制蛋白质。

因为蛋白质在体内具有特殊动力作用,摄入过多时,内源性尿酸就会增加。在选择蛋白质时,应尽量选用谷类和蔬菜中的植物蛋白。同时,因牛奶、鸡蛋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蛋白,不是嘌呤的来源,故可随意选用。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停止进食肉类食品,改用奶、蛋等。痛风患者每日1kg体重应供给蛋白0.8~1g。

(4)限制脂肪摄入量。

由于脂肪氧化产生能量约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为降低体重,应限制脂肪的摄入。加之痛风病人常常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脂肪肝、胆结石等,也需要低脂肪膳食。一般脂肪应控制在每日40~50g,因脂肪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更应加以限制。故应选用含脂肪少的动物性食物,不用动物油,并采用油少的烹调方法。

(5)食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65%~70%,这样可减少因脂肪分解而产生的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出。但应尽量减少蔗糖或甜菜糖,因为它们分解代谢后一半成为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较高,故不宜食用。

(6)选用碱性食物。

碱性食物是指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偏碱性物质,主要是指蔬菜、水果和奶类食物。碱性食物可降低血液和尿液的酸度,并可使尿液碱性化,从而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可溶性。蔬菜和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尿酸盐的溶解。冬瓜不但属于碱性食物,还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故对痛风病人应多食用。

(7)多饮水。

如果病人心肺功能正常,应保持每天的尿量在2000mL左右,以促进尿酸的排出。伴有肾结石者最好每天尿量能达到3000mL。痛风性肾病致肾功能不全时,应根据病情适当限制水的摄入量。应选用白开水、茶水、矿泉水、果汁为饮料,而浓茶水、咖啡、可可等饮料有兴奋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会引起痛风发作,应尽量避免饮用。为了防止夜间尿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适当饮水。

(8)禁忌酒类。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可导致体内乳酸和酮体积聚,抑制尿酸的排出。如空腹酗酒,常常是痛风急性发作的诱因。既饮酒又摄入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膳食,更容易引起急性痛风的发作。啤酒含大量嘌呤,可使血尿酸浓度增高。所以痛风患者应禁酒类。

(9)高尿酸血症者应禁甜食。

以降低机体对嘌呤的敏感性,缓解症状。且痛风发作期,应停食肉类食品。

(10)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合理的烹调方法可以减少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尽量避免油炸、油煎。辣椒、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故应尽量避免食用。

(11)注意药物对营养素的影响。

用秋水仙碱药物治疗者,避免摄入大剂量维生素C。而当用吲哚美辛、保泰松时,因它们能降低维生素C水平,则应保证从食物中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若长期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呤醇,要补充铁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