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中药资源图鉴》简介
《麻城中药资源图鉴》这本书是由.江淑平主编创作的,《麻城中药资源图鉴》共有291章节
1
编写说明
本书为建立麻城中药资源基础档案和数据库而编写。本书收录了《湖北中药资源名录》(以下简称《省名录》)中的全省广布、麻城有分布或麻城主产的品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
2
序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根本保障,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三次中药资源普查,并于2...
3
前言
中药资源是几千年以来中医用于防病治病和保健的武器。1949年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药资源,全国共进行了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其目的是查清中药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即“...
4
目录
目 录 编写说明 序 前言 第一篇 麻城中药资源概况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上关于中药资源分布的记载 三、近60年来麻城中药资源的发展变化 四、麻城开展中药资源...
5
第一篇 麻城中药资源概况
麻城地处大别山中段南麓,属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湖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魏晋名医王叔和(尊为药王)晚年即居住在此,他著有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6
一、自然条件
麻城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东经114°40′~115°28′,北纬30°52′~31°36′,地处湖北省的东北部,北与河南商城、新县为界,东北同安徽金寨相邻,省内...
7
二、历史上关于中药资源分布的记载
麻城历来中药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品质优良,尤其在植物药材方面更为突出。康熙九年(1670年),《麻城县志》所载的大宗植物药材及重点品种有龟峰白艾、茯苓、连翘、黄...
8
三、近60年来麻城中药资源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对中医中药的高度重视,在不同时期制定了相应政策和措施,促进了麻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国初期,麻城的县医院称为县卫生院,各区设卫生所,而...
9
四、麻城开展中药资源普查情况与初步分析
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查清各地所分布的药材的种质资源,从而发现新的药源、新的药用部位或新的有效成分,其范围也不限于常用的四五百味中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至...
10
五、麻城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和重点药材资源保护的思路与展望
中药是祖国宝贵的医药遗产,是中医药事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和战略的重要意义。 按照1670年版《...
11
六、麻城历次中药资源普查的组织与参与人员
麻城的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县级),时间为1978—1980年,由省药检所通知并组织实施,各县药检所承担,县中药材公司协助。组成人员为江淑平(时为药检所负责人)、...
12
我市历次中药资源普查的主要资料或成果的部分图片
...
13
1.湖北全省的中药资源普查(1978—1980年)
...
14
2.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1983—1987年)
...
15
3.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2011—2018年)
...
16
第二篇 植物药
...
17
一、藻类
...
18
1.水绵科 Zygnemataceae
水绵 Spirogyra intorta Jao 【药名别名】扭曲水绵、温苔。 【药用部位】为水绵属植物扭曲水绵的藻丝体。 【植物形态】营养细胞宽25~29微米...
19
2.念珠藻科 Nostocaceae
葛仙米 Nostoc commune Vanch. 【药名别名】地木耳、念珠藻、地搭皮。 【药用部位】为念珠藻属植物葛仙米的干燥藻体。 【植物形态】葛仙米藻体呈...
20
二、真菌类
...
21
3.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亚香棒虫草 Cordyceps hawkesii Gray 【药名别名】霍克斯虫草、尼古虫草。 【药用部位】为麦角菌属真菌亚香棒虫草的菌核及子座。 【植物形态】...
22
4.木耳科 Auriculariaceae
(1)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ood 【药名别名】黑耳、耳子。 【药用部位】为木耳属真菌黑木耳的干燥...
23
5.银耳科 Tremellaceae
(1)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药名别名】白木耳。 【药用部位】为银耳属真菌银耳的干燥子实体。 【植物形态】银耳是由10余片薄...
24
6.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1)树舌 Ganoderma applanatum(Pers.ex Wallr.)Pat. 【药名别名】树舌灵芝。 【药用部位】为灵芝属真菌树舌的子实体。 【...
25
7.侧耳科 Pleurotaceae
香菇 Lentinus edodes(Berk.)Sing. 【药名别名】香蕈。 【药用部位】为香菇属真菌香菇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香菇菌盖半肉质,宽5~12...
26
8.白蘑科 Tricholomataceae
雷丸 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 【药名别名】竹苓。 【药用部位】为脐菇属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 【植物形态】菌核体通常为不规则的...
27
9.鬼笔科 Phallaceae
(1)竹荪 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 【药名别名】竹参。 【药用部位】为竹荪属真菌竹荪的子实体。 【植...
28
10.灰包科 Lycoperdaceae
马勃 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 【药名别名】灰包、马屁菇。 【药用部位】为马勃属真菌脱皮马勃的干燥子实体。 【植物形态】子实体近球...
29
11.地星科 Geastraceae
地星 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 【药名别名】硬皮地星。 【药用部位】为地星属真菌硬皮地星的干燥子实体。 【植物形态】地星子实体初...
30
12.无孢菌群(科) Mycelia Sterilia
吐血连 Sclerotium sp. 【药名别名】无缝珠。 【药用部位】为无孢菌科真菌无缝珠的菌核。 【植物形态】菌核为不规则的圆形、类圆形、扁圆状及长圆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