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152.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1)狗牙花 Ervatamia divaricata(L.)Burk.

【药名别名】白狗牙、豆腐花。

【药用部位】为狗牙花属植物狗牙花的根、叶。

【植物形态】灌木,通常高达3米,除萼片有缘毛外,其余无毛;枝和小枝灰绿色,有皮孔,干时有纵裂条纹;节间长1.5~8厘米。腋内假托叶卵圆形,基部扩大而合生,长约2毫米。叶坚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短渐尖,基部楔形,长5.5~11.5厘米,宽1.5~3.5厘米,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侧脉12对,在叶面扁平,在背面略凸起;叶柄长0.5~1厘米。聚伞花序腋生,通常双生,近小枝端部集成假二歧状,着花6~10朵;总花梗长2.5~6厘米,花梗长0.5~1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毫米,宽1毫米;花蕾端部长圆状急尖,花萼基部内面有腺体,萼片长圆形,边缘有缘毛,长3毫米,宽2毫米;花冠白色,花冠筒长达2厘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之下,花柱长11毫米,柱头倒卵球形。蓇葖长2.5~7厘米,极叉开或外弯;种子3~6个,长圆形。花期6—11月,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间。我市城区有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功能主治】清热降压,解毒消肿。主治高血压,咽喉肿痛,痈疽疮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

(2)长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L.)G.Don

【药名别名】雁来红。

【药用部位】为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的全草。

【植物形态】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茎近方形,有条纹;节间长1~3.5厘米。叶对生,膜质,倒卵状长圆形,长3~4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浑圆,有短尖头,基部广楔形渐狭而成叶柄。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花2~3朵,花5数;花萼萼片披针形或钻状渐尖,长约3毫米;花冠红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状,长约2.6厘米,喉部紧缩,花冠裂片宽倒卵形,长、宽约1.5厘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上半部,但花药隐藏于花喉之内,与柱头离生;花盘为2片舌状腺体所组成,与心皮互生而较长,子房为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丝状,柱头头状。蓇葖果2个,直立,平行或略叉开,长约2.5厘米,直径约3毫米,外果皮厚纸质。种子黑色,长圆筒形,两端截形,具有颗粒状小瘤突起。花期、果期几乎全年。

【生境分布】我市各地都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割取全草,除去硬茎基部,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凉血降压,镇静安神。用于高血压,火烫伤,恶性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研末调敷。或将提取物制成注射剂静脉注射。

(3)夹竹桃 Nerium indicum Mill.

【药名别名】柳叶桃、红花夹竹桃。

【药用部位】为夹竹桃属植物夹竹桃的茎叶。

【植物形态】高达5米,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全缘,革质,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开花,花桃红色或白色,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茎直立,光滑,为典型三叉分枝。三叶轮生,少为四叶轮生和二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全缘,革质,叶面光亮,侧脉羽状平生。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形,有红、黄、白三种,单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气。花期6—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常见栽培变种有白花夹竹桃,花白色、单瓣;重瓣夹竹桃,花红色、重瓣;淡黄夹竹桃,花淡黄色、单瓣。

【生境分布】我市各地都有栽培。

【采收加工】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祛痰杀虫。用于心力衰竭,癫痫;外用治甲沟炎,斑秃,杀蝇。

【用法用量】煎服:0.3~0.9克,研末0.09~0.15克。外用:捣烂敷患处。

【附注】本品全株有剧毒。

(4)白花夹竹桃 Nerium indicum cv.Paihua

【药名别名】夹竹桃、柳叶桃。

【药用部位】为夹竹桃属植物白花夹竹桃的叶和树皮。

【植物形态】常绿灌木,高达2~5米。叶具短柄,3叶轮生,少有对生,革质,长披针形,长7~19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平行羽状脉。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芳香;萼紫色,外面密被柔毛,上部具5枚三角形裂片,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漏斗状,5裂片,右旋,相互掩盖;雄蕊5,贴生于管口,花丝短,有白色长毛,花药先端有丝状附属物,密生白毛,螺旋状卷扭而伸出于花冠外;子房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僧帽状。长蓇葖果2枚,长15~18厘米。花期5—10月或常年有花。

【生境分布】我市近年来高速公路路基旁、南湖公园和烈士陵园等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去瘀。治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0.9克;研末,0.05~0.1克。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制成酊剂外涂。

【附注】①孕妇忌服。②不宜多服久服,过量则中毒。③本品有毒,但白花夹竹桃较红花夹竹桃的毒性要低。

(5)乳儿绳 Trachelospermum cathayanum Schneid.

【药名别名】岩岗豆。

【药用部位】为络石属植物乳儿绳的藤茎。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长达8米,具乳汁;嫩枝被短柔毛,老时无毛;茎紫红色。叶对生,纸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4~10厘米,宽1.5~4厘米,上面中脉扁平,嫩叶下面被微毛,老时变无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槽5深裂,展开,内面有10枚具细齿的腺体;花蕾顶端钝形;花冠白色,花冠筒近喉部膨大,长7~10毫米,花冠裂片5枚,向右覆盖;雄蕊5枚,着生于花冠筒近喉部处,花药顶端不伸出花冠喉部外。蓇葖果双生叉开,条状披针形,长12~28厘米,直径3~5毫米;种子条状矩圆形,顶端具1.5~2厘米长的种毛。花期4—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或山谷水沟边。我市五脑山、柏子塔有分布。

【采收加工】冬、春季割取,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用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尚未查到相关资料,可参考络石的用法用量。

(6)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

【药名别名】络石藤、白花藤。

【药用部位】为络石属植物络石的茎藤。

【植物形态】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米,具乳汁。茎褐色,多分枝,嫩枝被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幼时被灰褐色柔毛,后脱落;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2~10厘米,宽1~4.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被细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高脚碟状,萼小,5深裂;花管外被细柔毛,筒中部膨大;花冠反卷,5裂,右向旋转排列,花冠外面和喉部也有柔毛;雄蕊5,着生在花冠筒中部,花药顶端不伸出花冠喉部外;花盘环状5裂,与子房等长;心皮2,胚珠多数。果长圆柱形,长约15厘米,近于水平展开。种子线形而扁,褐色,顶端具种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溪边、沟谷、路旁,常攀援树上生长。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冬、春季采割,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7)石血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heterophyllum Tsiang

【药名别名】爬墙虎、络石藤。

【药用部位】为络石属植物石血的藤茎。

【植物形态】常绿木质藤本。茎皮褐色,嫩枝被黄色柔毛;茎和枝条以气根攀援树木、岩石或墙壁上。叶对生,具短柄,异形叶,通常披针形,长4~8厘米,宽0.5~3厘米,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叶面无毛,叶背被疏短柔毛;侧脉两面扁平。花白色,萼片长圆形,外面被疏柔毛;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中部膨大,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花药内藏;子房2枚心皮离生,花盘比子房短。蓇葖双生,线状披针形,长达17厘米,宽0.8厘米;种子线状披针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4厘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常生于山野岩石上或攀伏在树上。我市山区丘陵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补肾止泻。用于风湿久痹,腰膝酸痛,跌打损伤,肾虚腹泻。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6~15克,鲜品12~2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