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科 Gentianaceae

151.龙胆科 Gentianaceae

(1)条叶龙胆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

【药名别名】龙胆草、胆草。

【药用部位】为龙胆属植物条叶龙胆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数条绳索状。茎直立,不分枝,具棱。叶对生,茎下部的叶鳞片状,基部连合成鞘,中部的叶较大,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7.5厘米,宽0.7~0.9厘米,边缘反卷,顶端尖,上部的叶条形,长3~3.5厘米,宽约0.3厘米,基部连合。花1~2朵顶生,无梗,蓝紫色,长4~4.5厘米,叶状苞2;花萼钟状,长约1.5厘米,裂片条状披针形,短于萼筒;花冠钟状,裂片三角形,褶短,三角形;雄蕊5,子房具柄,花柱短。蒴果,柄长1厘米;种子条形,两端具翅。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原山区丘陵各地有分布,这次普查未采到标本。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煎服: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2)荇菜 Nymphoides peltatum(Gmel.)O.Kuntze

【药名别名】水膏药藤、水镜草。

【药用部位】为荇菜属植物荇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茎沉水,圆柱形,长而多分枝,节上生不定根。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浮于水面,近革质;柄长3~30厘米,基部扩大抱茎;叶片卵状圆形,直径2.5~7厘米,基部心形,上面亮绿色,下面带紫色,全缘或边缘呈波状;有不明显的掌状脉。花1~6朵簇生于节上,花梗长2~8厘米;花萼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披针形;花冠金黄色,辐射状,直径2~3厘米,分裂几达基部,冠筒短,喉部具5束长毛,裂片5,倒卵形,先端微凹,边缘有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扁短;子房卵圆形,蜜腺5,着生于子房基部,柱头膨大,2瓣裂。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种子褐色,多数,两面扁平,边缘密生毛。花期4—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1800米的池塘中和水不甚流动的河溪中。我市各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发汗透疹,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透发不畅,水肿,小便不利,热淋,诸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3)双蝴蝶 Tripterospermum chinense(Migo)H.Smith

【药名别名】肺形草。

【药用部位】为双蝴蝶属植物双蝴蝶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幼时基生叶4片,2大2小,“十”字形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3~7.5厘米,宽1.5~3.5厘米,主脉3条,上面绿色而有淡黄绿色团块,下面红紫色,先端钝圆或尖锐,基部渐狭,无柄。茎细,蔓生,长约70厘米,其上对生三角状狭卵形至五角状披针形叶,长2~5厘米,宽0.5~2厘米,基部微心形乃至圆形,具短柄,3脉。花大型,单生于叶腋;萼筒先端5裂,裂片线形;花冠呈玫瑰紫色,基部渐细,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裂片间具稍突出的截形附属片。蒴果长球形,淡赤紫色,直径约8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田野、湿地。我市分布于龟山风景区。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利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肺痨咯血,肺痈,肾炎,乳痈,疮痈疔肿,创伤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9~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研末撒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