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精草科 Eriocaulaceae
(1)谷精草 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药名别名】谷精珠、珍珠草。
【药用部位】为谷精草属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密丛生草本,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长6~20厘米,基部宽4~6毫米,有横脉。花葶多,长短不一,高者达30厘米。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4~6毫米;总苞片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2.5毫米,秆黄色;花苞片倒卵形;顶端骤尖,长约2毫米,上部密生短毛;花托有柔毛。雄花:外轮花被片合生成倒卵形苞状,顶端3浅裂,钝,有短毛;内轮花被片合生成倒圆锥状筒形;雄蕊6,花药黑色,长0.2毫米。雌花:外轮花被片合生成椭圆形苞状;内轮花被片3,离生,匙形,顶端有一黑色腺体,有细长毛。蒴果长约1毫米,种子长椭圆形。花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生于水沟边、田边阴湿处。我市山区丘陵有分布。本标本采于黄土岗镇成家山村。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净泥沙及杂质,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用于目赤翳障,羞明流泪,雀目,头痛,鼻渊,喉痹,牙痛,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烧存性,研末外撒;或为末吹鼻,烧烟熏鼻。
(2)白药谷精草 Eriocaulon cinereum R.Br.
【药名别名】谷精草、赛谷精草。
【药用部位】为谷精草属植物白药谷精草的全草或花序。
【植物形态】柔弱草本,叶基生,条形,长2~8厘米,宽1~2(4)毫米。花葶通常高于叶片。头状花序卵圆球形,长3~6毫米,灰黄色或灰褐色;总苞片一般矩圆形,膜质,顶端钝,花托散生柔毛;花苞片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膜质,中央带褐色。雄花:位于花序中央,长约1.5毫米,外轮花被片合生成圆筒形,顶端3齿裂,带灰褐色;内轮花被片下部合生成细管状,3裂片生毛,中央有一褐色腺体;雄蕊6,与内轮花被片对生的3枚较长且发育正常,花药黄白色,球形,长0.2毫米。雌花:有2枚离生的线形外轮花被片,无内轮花被片;柱头3。蒴果球形,长约0.5毫米;种子矩圆形,棕黄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水田、沟边等阴湿处。我市山区丘陵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采集全草或将花茎拔出,除净泥沙及杂质,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同谷精草。
【用法用量】同谷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