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134.八角枫科 Alangiaceae

(1)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

【药名别名】白龙须、八角梧桐。

【药用部位】为八角枫属植物八角枫的叶、花和根。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树皮淡灰色,平滑;枝有黄色疏柔毛。叶互生,纸质,卵形或圆形,长8~16厘米,稀达20厘米,宽7~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侧偏斜,全缘或2~3裂,幼时两面均有疏柔毛,后仅脉腋有丛毛和沿叶脉有短柔毛;主脉4~6条。花8~30朵组成腋生二歧聚伞花序;花萼6~8裂,生疏柔毛;花瓣6~8,白色,条形,长11~14毫米,常外卷;雄蕊6~8,花丝短而扁,有柔毛,花药长为花丝的3倍。核果卵圆形,长5~7毫米,熟时黑色。花期3—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于温暖向阳山坡、路旁,也见栽培。我市山区丘陵、乡镇有分布。

【采收加工】根、须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挖取支根或须根,洗净,晒干。花:5—7月采集,晒干。叶: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研粉。

【功能主治】叶:化瘀接骨,解毒杀虫;主治跌打瘀肿,骨折,疮肿,乳痈,乳头皲裂,漆疮,疥癣,刀伤出血。根: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花:散风,理气,止痛;主治头风头痛,胸腹胀痛。

【用法用量】花:煎汤,3~10克;或研末。叶: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撒敷。根:煎服,须根1~3克,根3~6克;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汤洗。

【附注】本药有剧毒和麻痹作用,服药后,出现麻痹痿软,内服宜慎,孕妇忌服。

(2)毛八角枫 Alangium kurzii Craib

【药名别名】八角枫、百龙须。

【药用部位】为八角枫属植物毛八角枫的根。

【植物形态】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5~10米;树皮深褐色,平滑;小枝近圆柱形,当年生枝紫绿色,有淡黄色茸毛和短柔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无毛,具稀疏的淡白色圆形皮孔。叶互生,纸质,近圆形或阔卵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倾斜,两侧不对称,全缘,长12~14厘米,宽7~9厘米,上面深绿色,幼时除沿叶脉有微柔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下面淡绿色,有黄褐色丝状微茸毛,叶上更密,主脉3~5条,在上面显著,下面凸起,侧脉6~7对,上面微现,下面显著;叶柄长2.5~4厘米,近圆柱形,有黄褐色微茸毛,稀无毛。聚伞花序有5~7花,总花梗长3~5厘米,花梗长5~8毫米;花萼漏斗状,常裂成锐尖形小萼齿6~8,花瓣6~8。上部开花时反卷,外面有淡黄色短柔毛,内面无毛,初白色,后变淡黄色;核果椭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1.2~1.5厘米,直径8毫米,幼时紫褐色,成熟后黑色,顶端有宿存的萼齿。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我市小漆园有分布。

【采收加工】同八角枫。

【功能主治】同八角枫根。

【用法用量】同八角枫根。

【附注】同八角枫。

(3)瓜木 Alangium platanifolium(Sieb.et Zucc.)Harms

【药名别名】八角枫。

【药用部位】为八角枫属植物瓜木的根。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深灰色;小枝纤细,略呈“之”字形。叶纸质,近圆形,稀阔卵形或倒卵形;顶端钝尖,基部近心形或圆形,不分裂或稀分裂,边缘呈波状或钝锯齿状,两面除沿叶脉或脉腋幼时有长柔毛或疏柔毛外,其余部分近无毛。聚伞花序生于叶腋,通常有3~5花,花瓣6~7,紫红色,外面有短柔毛,近基部较密,基部黏合,上部开花时反卷;雄蕊6~7,较花瓣短,花丝略扁,微有短柔毛;花盘肥厚,近球形;子房1室。核果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有宿存的花萼裂片,有种子1颗。花期3—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向阳山坡疏林中。我市顺河镇、张家畈镇、夫子河镇、乘马岗镇、狮子峰林场等地有分布。

【采收加工】同八角枫。

【功能主治】同八角枫。

【用法用量】同八角枫。

【附注】同八角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