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科 Ebenaceae
(1)柿 Diospyros kaki Thunb.
【药名别名】柿蒂、柿子树、柿子。
【药用部位】为柿属植物柿的宿萼(柿蒂)。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米。树皮鳞片状开裂,灰黑色;枝深棕色,具棕色皮孔,微有毛,嫩枝有柔毛。叶互生,叶柄有柔毛;叶片椭圆形至倒卵形,长6~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革质,上面深绿色,主脉疏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叶脉密生淡褐色茸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腋;花黄白色,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卵圆球形,直径3.5~8厘米,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我市各地都有栽培。
【采收加工】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降逆下气。用于呃逆,噫气,反胃。
【用法用量】煎汤:5~10克,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2)油柿 Diospyros oleifera Cheng
【药名别名】漆柿、野柿。
【药用部位】为柿属植物油柿的根。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4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深灰色或灰褐色,成薄片状剥落,露出白色的内皮;树冠阔卵形或半球形,枝叶中等疏密至略疏,约在树高一半处分枝。嫩枝、叶的两面、叶柄、雄花序、雄花的花萼和花冠裂片的上部、雌花的花萼、花冠裂片的两面、果柄等处有灰色、灰黄色或灰褐色柔毛。枝灰色,灰褐色或深褐色,疏生长柔毛。叶纸质,长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倒卵形,长6.5~17厘米,宽3.5~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圆形而两侧稍不等,或为宽楔形,边缘稍背卷,上面深绿色,下面绿色,老叶的上面变无毛,中脉在上面稍凹下,在下面凸起,侧脉每边7~9条,在上面微凹,上面稍凸起,侧脉间有近横行的脉相连;叶柄长6~10毫米。果卵形、卵状长圆形、球形或扁球形,有种子3~8颗;种子近长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1.6厘米,棕色,侧扁;宿存花萼在花后增大,厚革质,直径约4厘米,褐色,4深裂,裂片近圆形或宽卵形,长1.2~1.5厘米,宽约1.5厘米,两侧向背后反曲;果柄粗短,长8~10毫米,直径约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我市山区、乡镇有野生。
【采收加工】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治风火牙痛,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尚未查到相关资料。据报道本品含碘量较高,有防治甲状腺肿的作用。
(3)老鸦柿 Diospyros rhombifolia Hemsl.
【药名别名】牛奶柿、丁香柿。
【药用部位】为柿属植物老鸦柿的根或枝。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主根粗壮,根皮黑褐色,质坚韧。枝条细而稍弯曲,有刺,嫩枝被黑褐色毛。叶互生,卵状菱形至倒卵形,长4~5.5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楔形,上面沿侧脉有浅黄色毛,老时则脱落,下面被疏柔毛。花白色,单生于叶腋,单性,雌雄异株。果卵球形或卵形,直径约2厘米,顶端有凸尖,具长柔毛,成熟时橙黄色;宿存萼片革质,近长方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具显著的直脉纹。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山谷沟旁或林中。我市主要分布于狮子峰林场。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清湿热,利肝胆,活血化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跌打损伤,骨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克。
(4)君迁子 Diospyros lotus L.
【药名别名】无核枣、黑枣。
【药用部位】为柿属植物君迁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米。老树皮暗黑色,深裂成方块状;幼枝灰绿色,有短柔毛。单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5~5.5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初时密生柔毛,后渐脱落,下面近白色,至少在脉上有毛;叶柄长5~25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簇生于叶腋;花淡黄色至淡红色;花萼密生灰色柔毛,裂片三角形;雄花2~3朵集生,长约5毫米,雄蕊16;雌花长1厘米,近无梗。浆果近球形至椭圆形,长1.8厘米,直径1~1.5厘米,初熟时为淡黄色,后变蓝黑色,被白蜡层。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宅旁。我市黄土岗、三河口等地有栽培。
【采集加工】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功能主治】止渴,除痰。治烦热,消渴。
【用法用量】煎服:15~30克。
(5)罗浮柿 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
【药名别名】乌蛇木、山柿。
【药用部位】为柿属植物罗浮柿的根、叶、茎皮。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树皮黑色,片状剥落。小枝光滑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10厘米,宽2.5~4厘米,顶端钝或渐尖,上面光滑无毛,下面沿中脉有微柔毛,中脉和侧脉在叶上面下陷,在下面隆起;叶柄长8~10毫米。花腋生,2~5朵成簇,雄花有长3~4毫米的花梗;花萼4裂,裂片三角形,两面被毛或光滑;花冠4裂,光滑;雄蕊16,花丝多少被微柔毛。果实球形,直径约1.5厘米,浅黄色;种子压扁,栗褐色。果柄粗短,长8~10毫米,直径约4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100~1450米的山坡、山谷疏林下及密林、灌丛或溪旁、水边等处。我市狮子峰林场的狮峰山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段。叶、茎皮,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叶、茎皮:解毒消炎,收敛止泻;用于食物中毒,腹泻,痢疾,水火烫伤。根:健脾利湿,主治纳呆,腹泻。
【用法用量】茎皮、叶:煎服,9~15克,鲜叶可用至30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根:煎服,9~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