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
2025年08月10日
36.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
肾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L.)C.Presl
【药名别名】蜈蚣草。
【药用部位】为肾蕨属植物肾蕨的根茎、叶或全草。
【植物形态】株高达70厘米。根茎近直立,有直立的主轴及从主轴向四面生长的长匍匐茎,并从匍匐茎的短枝上生出圆形肉质块茎,主轴与根茎上密被钻状披针形鳞片,匍匐茎、叶柄和叶轴疏生钻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5~10厘米;叶片革质,光滑无毛,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3~5厘米,基部渐变狭,一回羽状;羽片无柄,互生,以关节着生于叶轴,似镰状而钝,基部下侧呈心形,上侧呈耳形,常覆盖于叶轴上,边缘有浅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先端;囊群盖肾形。
【生境分布】土生或附生于海拔300米左右的林下、溪边、树干或石缝中。我市山区各地有分布,城区有栽培。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挖取块茎,刮去鳞片,洗净,鲜用或晒干。或夏、秋季采取叶或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止咳,消肿解毒。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小便涩痛,泄泻,痢疾,带下,疝气,乳痈,瘰疬,烫伤,刀伤,淋巴结炎,体癣,睾丸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全草或根茎捣烂外敷。